林桂军
“我到过河南,所以对你们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建设非常感兴趣。”3月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在博鳌亚洲论坛前最后一次发布会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在这次发布会上,林桂军领衔发布了《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3年度报告》,关注亚洲板块在经济一体化中的力量萌动。“国内的一些区域板块的发展也会寻求一体化发展,也会带来新的课题,比如,郑州一个航空港,如何撬动起整个河南乃至中部板块?”
不参与世界经济产业链是真的落后
林桂军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的开头第一句就提到了“航空经济是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
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其他制造业等,这些高端产业类型出现在实验区的规划中。根据林桂军的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最高比例,而我国却是电子类产品占据最高比例,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说到电子类产品,不能不提郑州,你们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类产业基地已经建立起来了。”林桂军说,即便是属于相对“落后”的电子类产业,但对经济发展布局仍有重要作用。“如果不参与世界经济产业链,那才是真的落后了。不管从什么级别开始承接,我们都参与了这个竞争,而且越来越多关键性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制造。”
郑州航空港经济需要高起点发展
正因如此,河南制造正趁势而起。2010年,郑州航空城总体规划启动。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截至2012年年底,区内龙头企业富士康生产苹果手机1.05亿部,占全球苹果手机的70%。已有73家富士康配套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上百家富士康协理厂商落户,并将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入园。此外,新增其他产业注册企业500余家,个体工商户新增1.03万余家。2012年,区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60%;区内进出口总额完成307亿美元,占郑州市今年进出口总额的80%,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55%,仅富士康集团一家进出口占全省的56.8%。
林桂军说,对于河南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来说,富士康等产业带来的这一阶段的起步很重要,“参与全球工业链成长就快,不参与就慢。只要嵌入到这个生产链中,你的资本就会不断提高、生产就会不断积累,还是有后发优势”。
“我非常看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它需要高起点发展。”林桂军表示,航空港的建设,需要找到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争取参与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二是要控制国际市场销售渠道,这样你才有话语权,你才能设定标准,你才能在产业中走向国际化。”
区位、政策将助郑州胜出
全国有50多个城市都在做空港区建设,郑州如何能够胜出?林桂军表示,航空经济走热初期,大家会形成竞争,这在各城市的规划中就可以看出来,另外辐射区域、航线分布上都会有交叉和冲突。但是竞争之后会有分工,“这个调整期不会太长,因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竞争力的话,你很快就会被压下了”。
“中部大地、一马平川、四通八达,这样的区位优势全国独一份。”林桂军直言,郑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我希望河南再审视一下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河南大门打开后,服务能不能跟上、职能效率能不能提高,一招就能见胜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我会特别关注,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