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先进、查不足,踏石留印抓转型,抓铁有痕创一流,以四区快速发展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委书记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分别讲话。市领导姜继鼎、王明德、秦海彬、杨娅辉、郭鹏、刘新旺、贾书君、杨青玖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姜继鼎主持。
4月15日至17日,省领导带队分为四组,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进行了观摩。4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作了重要讲话。3月23日至24日,孙立坤、徐衣显分别带队,对焦作市的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文化旅游园区进行了集中观摩。通过学习观摩,大家对全省和焦作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加压奋进成为大家的共识。孙立坤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更要看到不足、加压奋进,知耻后勇、见贤思齐,盯紧一流、争创一流。
如何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孙立坤强调了八个方面的意见。
一、在振奋精神状态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精神状态问题。要积极作为,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领导干部不是动力就是阻力,要铆足干劲、顽强拼搏,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自然有四季,人生只有淡旺季,努力成就事业就是旺季,懒政怠政贻误时机就是淡季。要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转型攻坚,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建设美丽焦作,以驰而不息的精神推动作风转变,以敢于担当的责任加快绿色发展,各级党委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执政理念,各级政府要把绿色发展作为行政理念,引导群众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活理念,企业要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理念。要健全机制,规范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体制,管委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规划、环境营造、提供服务、社会管理上,其他交给市场,政府要归位管理,要善于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要完善激励措施,严明奖惩,每年在全市评选表彰对焦作有重大影响的十大工程,以精神状态的上行动力应对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
二、在加快项目建设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焦作市项目建设虽然力度也不小,但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氛围不浓、运作水平不高、推进力度不大等问题。要抓重点,更加重视十大建设,更加重视铁路、公路、水利、城建、工业等重大项目,坚持五大班子分包、“七个一”工作法等,十大建设领导一包到底,一大建设一个班子、一个行动计划,切实抓实抓出成效。要抓效率,盯紧洽谈项目、拟开工项目、在建项目、竣工项目,力争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审批事项7月底全部清零,开工率、投资率、审批率居全省前三位。要抓数量,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同时要把好项目准入关。
三、在壮大产业集群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焦作市产业集群方面的差距主要是优势不明显、规模不大、集聚程度不高、关联度不强。要大力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提升竞争优势。要壮大主导产业,对照“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围绕六大产业集群,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尽快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地一特色”。要壮大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优先布局整机项目。要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业态模式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四、在扩大开放招商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开放招商是最具综合性、根本性的举措。近年来,焦作市大抓开放招商,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但与先进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走到全省前列。要强力精准招商,优选知市情、懂外情、通行情的招商团队赴先进地区招商,决不能图热闹、没实效。要在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专业招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链式招商,既抓垂直产业链招商,以上游带下游,以前向联后向,又抓横向供应链招商,以主业带副业、以横向带纵向。更要注重水系招商,加快城市水系建设,打造水景观、改善水生态、培育水文化、发展水经济,以优良的环境招商引商。更要注重文化招商,充分挖掘太极拳世界品牌的优势,加快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打造世界太极城,共筑中华国粹梦。既要注重引进外资,又要注重引进民资,把老乡当老外,把民资当外资,一视同仁,优质服务。要狠抓项目落地,落实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四评”机制,狠抓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要加快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围绕交通一体、生态共建、产业对接、服务共享,加快郑焦一体化发展。
五、在推进创新驱动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近年来,焦作市强化创新驱动,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但科技创新上仍存在短板,集中表现为“两少”,即高新技术企业少、研发平台少。我们要正视差距,切实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创新发展水平。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开放创新聚资源,以协同创新增能力,加快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既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又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主要企业的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要在5%以上。要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健全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制度,破解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难题;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清华、大连理工、中关村科技园的合作,打造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等一流的创新平台。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壮大产业集群。
六、在提升承载能力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焦作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进步,但支撑能力尚显不足,尤其在金融投资平台方面,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仍很困难。要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发展“向心力”。要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区与所在城区互联互通,特别要建好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和特色小镇,打造辐射城市和周边的特色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要更加注重功能完善,进一步加快集聚区教育、医疗、商贸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平台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企业融资四大平台建设,每个平台一班人研究深研究透,引导扶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占据制高点。
七、在增强服务意识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焦作市干部作风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担当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下一步,要坚持好机制,落实好市领导联系帮扶困难企业等机制,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要规范好秩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保障好要素,对资金困难的企业,要用好“过桥资金池”等政策。要营造好环境,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积极作为的干事环境、亲商安商的创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和淳朴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凝聚好力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把查处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作为一个重点,出台具体的意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组织视察重点项目,为转型出谋划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八、在几项重点工作上,要学先进、查不足、创一流。一要抓好信访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焦作市信访工作九项要求,坚持完善“三调对接、四级联动”制度,强化“一案双查、一查双果”,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上级精神、具有焦作特色的信访工作新路子。二要抓好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三要抓好扶贫开发。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台账,因人因户施策,对症精准帮扶。四要抓好党委换届。要做到“四个严格”:严格按照省委换届纪律要求,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严格按照好干部的标准和《干部任用条例》,真正选好人、用好人;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变,该走的程序一步不少;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组织部门考察责任,对违反换届纪律的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换届工作不出任何问题。
徐衣显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焦作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坚持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着力完善功能规划布局,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产业集聚区显示出旺盛的发展活力,形成了巨大的带动效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对外开放的平台、创新发展的沃土、转型升级的载体,对推动焦作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抓好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示范区、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和当前经济工作,徐衣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筑牢科学发展载体。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在产业定位上,各产业集聚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行错位发展,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地一特色”,以主导产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在完善链条上,要认真开展产业招商,垂直产业链招商与横向供应链招商并重,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在壮大集群上,围绕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再打造一批新的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产业集群,形成焦作市产业竞争新优势。二要注重统筹推进,促进融合发展。要推进产城融合,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实现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要推进产业融合,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要推进产网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升级,推进产业营销,搞活产品流通。三要践行绿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严格环境准入,决不让污染企业和项目进入焦作市;优化产业布局,新上工业项目一律入园入区,同时加快解决“工业围城”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和节能工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集聚区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四要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完善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进业态模式创新,加速在产业集聚区内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注重人才队伍培育,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化解政府债务、分散投资风险;加强管理体制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区区镇套合工作,理顺服务业“两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体制,探索“管委会+公司”开发建设新模式。五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五规合一”,完善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文化旅游园区的基础功能;完善生产服务平台,实施一批检验检测、创业就业、知识产权等项目;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深化“政银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用好对外开放平台,发挥焦作海关、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作用,全力打造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通关环境。六要集聚优质资源,加速示范区建设。强化要素支持,推动土地、资金、项目资源等向示范区倾斜;鼓励先行先试,支持示范区在改革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实践,为全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管理体制,依法依规扩大示范区经济管理权限;示范区要高效运转、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全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
二、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要坚定不移稳定工业经济。加强运行监测,作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新常态下支持工业发展的新举措;推进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壮大产业集群。二要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十大建设,盯紧省、市重点项目和工业领域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全力推动,加快建设,为焦作市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坚定不移推进开放招商。组织开展好豫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创新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五要坚定不移抓好环境治理。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开展十大专项治理,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六要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加快脱贫攻坚,确保2017年实现脱贫目标。加快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七要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稳定、信访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和防汛抗旱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务实重干,狠抓落实,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全力服务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政府的‘上帝’、政府是企业之家”的理念,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青玖宣读表彰决定。副市长乔学达、魏超杰分别代表第一组、第二组对观摩情况进行点评。会议对2015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先进县市区、十大建设先进单位、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先进单位、产业集聚区发展先进单位、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先进单位、全市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