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河南省对外开放步伐,迈入加速时期。从河南自贸区获批,到郑徐高铁开通,再到郑州市发布建设国际郑“三大中心”计划,河南省无论从软实力还是城市发展硬件,均迎来战略性机遇窗口。一系列全新利好因素叠加,令中原大省的对外开放迎来新格局。
“这相当于河南挤上了改革开放的国际高铁,地理上的中国内陆瞬间转化为发展上的改革先锋和开放前沿,这将全方位提升河南商品和服务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全方位提升河南的国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全方位提升包括郑州在内的相关城市新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乐观地表示。
自贸区获批河南开放打开新窗口
3年期盼成真,“河南自贸区”正向中原款款走来,并由纸面概念锐变为一个清晰、精准、极具活力的发展主题。
什么是河南自贸区?“类似于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香港。”这是9月1日,河南省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给出的通俗解读。其称,相比以往国家级战略,“自贸区”体现了全方位、多维度、“先行先试”等诸多政策优势,由此得以创造出“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监管规范化”的新型经济土壤。
自贸区与常规的保税区有何区别?这是坊间广泛的疑问。事实上,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简单地说,自贸区与保税区虽都被俗称为“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但前者在货物存储、税收限制、管理方式、经济带动力等多个领域的开放度上,要比传统保税区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宣布新增7个“自贸区”的时机,选在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夕。有专家认为:“这是对G20国家的一个明确信号,即中国支持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新一批自贸区的开发,就是在国家层面支持贸易自由化。”
那么,获得第三批自贸区申建资格,意味着河南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政策风口吗?
焦锦淼给出了肯定答复。他称,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批复给河南最大的一个政策红利。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各省经济改革均已步入“深水区”,尤其在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供给侧改革的难度持续放大。
“百余家全球500强企业就守在河南的门外。一旦获批‘自贸区’申建资格,他们就立刻启动进场程序。”焦锦淼以此例印证“自贸区”对河南人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不仅关系到河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更关系到河南经济在未来数年后的发展质量、每位河南人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这更从侧面折射出国内多省竞选第三批“自贸区”申建资格的挑战性。试想一下,如在中部地区,湖北与陕西获此资格,河南却遗憾落选,百余家全球公司又将做何选择?
自贸区究竟能为河南带来什么?
根据上海自贸区的试验经验梳理,或可有4项直接收益:其一,利用自贸区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区域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其二,自贸区极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家生产力发展。其三,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提高地区就业率。其四,辐射周边经济。设立自贸区,可起到繁荣“港口”经济、刺激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但这,还只是国内进行自贸试验区建设方略以来摸索出的初期经验。正如焦锦淼所说,“自贸区有‘围墙’,但自贸区会帮河南人推倒经济发展思维的围墙。”
众所周知,多年来,深处内陆的河南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贸易传统、经济外向度等多重因素限制,参与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需付多倍努力。如今,河南有了自贸区,就相当于获得了参与全球经济资源再分配的“先发”资格,将全球的生意机会送到家门口,将参与全球贸易的思维对河南人进行最好的植入。
未来,依托自贸区,催化、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跨境商业模式、高品质领先的产品内容,即可向全省、全国、全球复制。而这,才是带给河南人最为珍贵的福利。
郑徐高铁临门中原“枢纽经济”提速
几乎与河南自贸区获批同步,9月10日,备受关注的郑徐高铁将正式投入运营。这意味着,郑州“大物流、大枢纽”发展迎来新时代。
公开信息显示,郑徐高铁起点为郑州东站,止于徐州东站,全线设郑州东、开封北、兰考南、民权站、商丘、砀山南、永城北、萧县北、徐州东9个车站,途经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份。线路全长361.937公里,其中河南省252.826公里、安徽省73.436公里、江苏省35.675公里。正式投入运营后,从郑州到徐州时间将缩短为1.5小时左右,郑州到上海的高铁时间也将进一步缩短至4个小时左右。
从9月10日起上海铁路局即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来看,上海三大火车站将新增多趟发往郑州、西安、太原等方向的高铁列车,并对部分现有列车进行调整,全站每日开行列车达476对,这将缩短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等地到长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
业内人士分析,郑徐高铁的开通,对于河南而言,将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更为便捷辐射河南创造机遇;其二,将催热河南短途游。以往从上海到河南游玩的线路,多为大巴往返的跟团游,高铁开通后,旅游半径大大缩短,河南不少优质景区客源将大大拓宽到安徽、南京、上海等地,利用周末或者三天小长假就可以玩遍嵩山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河南著名景点了。
事实上,近年来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建设,已把郑州推上了全国快速铁路网枢纽的新高地。目前,北京至广州、郑州至西安的高铁已经开通运行,郑州至徐州本周六开通,2020年前,郑州至万州、郑州至合肥、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等高铁客运专线将相继开通运营,到那时,郑州路局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870公里。同时,在河南境内,中原城市群间的城际铁路也在加紧建设,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已通车运营,形成半小时、1小时城市交通圈,城际铁路达到501公里。
除了客运站,加上三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郑州将成为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快速铁路客流、物流综合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不仅高铁,近3年来,郑州航空港区更耀目绽放。民航总局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37.8%,连续3年增速全国第一。2015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40.3万吨,排名升至全国第8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际货运飞速增长。美国UPS、德国DHL、俄罗斯空桥等国际航运巨头纷纷在郑州航空港区安营扎寨。至2015年年底,郑州开通全货运航线34条,其中国际航线29条,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由此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枢纽网络,每周超过100架全货机在郑州机场起降。
据海关统计,2015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中,超过六成是以航空运输方式实现的,显示了航空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拉动作用。随着机场二期投入使用,郑州将加密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加快打造第五大国际航空邮件转运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2016年,郑州市的目标是国际货运航线达到36条,货邮吞吐量达50万吨。
航空港经济区的崛起,使郑州吸引了大批航空偏好型、外向型产业集聚,以精密仪器、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及现代物流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市升级“国际郑”竞争力快速提升
从河南自贸区获批,到大物流、大枢纽地位的强化,一个直接的效应是,包括郑州市在内,河南相关城市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十二五”时期,郑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2%,高于全国3.4%;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已跃升至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升至第4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跃升至第6位。2015年,郑州市经济首位度,由“十一五”末的17.5%提高到了
19.8%。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郑州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294个城市中位居第19位;统计部门数字显示,过去5年,郑州净流入人口185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7位。
如今,借助全新的战略性机遇,郑州城市再度迎来新升级。以自贸区的影响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告诉记者,自贸区获批相当于将河南抬上了改革开放的国际高铁,地理上的中国内陆瞬间转化为发展上的改革先锋和开放前沿,就其战略深邃度、发展开阔性和政策含金量来讲,这是此前任何一项战略和政策利好都无法比拟的。
“这将全方位提升河南商品和服务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全方位提升河南相关机构的国际观、市场观、改革观和开放意识;全方位提升河南老百姓的创富能力,享受国际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全方位提升河南尤其是自贸区对外国优质资本和国内顶级供应商的吸引力;全方位提升郑州、洛阳和开封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方位提升河南的国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全方位提升郑州、洛阳和开封新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等。”宋向清说。
巧合的是,与河南自贸区获批同步,9月2日,郑州市全市对外开放工作大会对外发布《郑州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总目标。
本报记者注意到,郑州市提出,要建设“三大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高端产业集聚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并分解了六项重点任务——开放平台国际化、口岸通关国际化、经济贸易国际化、城市服务国际化、人才科技国际化、生活配套国际化。
“在新的时期,郑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将再度提升,正在加快向以国际商都、综合枢纽为特征,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实现与周边城市群的高效衔接和互动发展,尽快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发展局面。”宋向清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