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副省长舒庆表示,将把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自贸区,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
“自从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要求,要着力打好‘四张牌’,为河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自贸试验区要努力建设成为交通物流通达、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在论坛期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7年4月1日,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统一挂牌,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迎来“3.0时代”。从上海到广东、天津、福建,再到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我国自贸试验区分布从沿海逐步向内陆延伸,“1+3+7”的矩阵正式形成。
“相对于其他自贸区,河南区位优势明显。经多年努力,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较好条件,目前‘双十字’铁路贯穿全境,‘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里程6448公里,位居全国前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有两条跑道。因此,河南一定要抓住自贸试验区建设千载难逢的机遇。”舒庆表示。
据介绍,河南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77平方公里,涵盖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因各自的优势不同,三大片区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划分。
其中,郑州片区将重点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截至5月4日,郑州片区新入区企业达1753家。而开封片区位于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及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按区域布局计划,开封片区将重点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还有占地27.8平方公里的洛阳片区,将按照“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定位,探索制度,收获经验。
舒庆介绍,河南自贸试验区会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增强枢纽功能;第二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第三是加快大通关建设;第四是发展枢纽经济。
“我们将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与高端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水平,带动跨境电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等枢纽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的产业体系,以物流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舒庆介绍说。
截至2016年底,中欧班列 (郑州) 运载货物价值已达12亿美元
2016年,河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约802亿元,同比增长15.4%。
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刘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中对于省市参与度的评价显示,河南省位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
2013年7月,河南发挥中原腹地优势,开通了从郑州至德国汉堡的货运班列。这条线路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全程达一万多公里,堪称“钢铁丝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中欧班列(郑州)已实现公铁、海铁、空铁联运等多种联运方式,集疏网络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向西形成了以德国汉堡为枢纽,以巴黎、米兰、布拉格、华沙等为二级集疏中心的格局,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1个城市。
据舒庆介绍,随着陆港基础设施近年来逐渐完善,截至2016年底,中欧班列(郑州)开通507班次,运载的货物价值达到12亿美元。舒庆表示,“每周4去4回,基本全是满载,来去平衡,是唯一实现了稳定运行的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郑州)是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班列,其运载货物品种之多、货物来源范围之广,充分体现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据刘伟介绍,班列运载出口的货物包括汽车整车、飞机材料和零部件、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医疗器械、高档食品、化妆品等,品种多达1300多种。其中,来自河南省外的货物占比高达80%,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国家的海外货物又在省外货物中占20%。
舒庆表示,“去年河南省GDP突破4万亿元,进出口跻身全国前十强,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万亿元,是内陆功能性口岸最多的省份。当今河南一派生机勃勃,正在蓄势崛起,我们希望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