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全国驻豫网络媒体周口采风活动走进最后一站西华县,媒体工作者重点参观了西华产业集聚区,分别到麦当劳、富士康、大用集团等生产基地参观交流。
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43家,形成了以富士康西华实训基地为代表的电子加工业,以大用邦杰、麦当劳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凯鸿鞋业、鸿鑫服饰为代表的制鞋服装业等三个主导产业。
4月24日,该县代表周口市接受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评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之首。其主要做法是:
搞好规划调整,拓宽发展空间
西华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2010年该县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规合一”和培育主导产业的要求,超前做好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调整工作。聘请高规格的专业设计机构编制《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立足西华实际,注重产城融合,确定了电子加工、食品加工、制鞋服装、板材加工、化工5个工业园。
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先后投资14.9亿元,新修道路9条、总里程达37公里,形成了“五横四纵”的交通网络。实施产业集聚区“九路一桥”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明年全部建成;加快西华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和西华至周口、西华至淮阳两条快速通道建设。完善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到绿化、亮化、通讯及供排水、供气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投资3.4亿元,建成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和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启动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职业技术学校、第二污水处理厂、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同时,为满足产业集聚区工人工作、生活需求,该县依托产业集聚区内的4条主干道路,进一步加大路、电、气、水、通讯、医疗、学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实现城区和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并逐步完成与淮阳、周口市川汇区等周边区域的衔接。
突出主导产业,招大引强项目
该县围绕电子加工、食品加工、制鞋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针对性招商选资。一是突出以商招商。利用钧鼎科技与富士康创办的校企合作模式,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24.8亿元的富士康实训基地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48亿元,部分车间已经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员工10万人,实现产值200亿元,将对西华工业结构调整具有划时代意义。二是突出产业招商。依托大用肉鸡产业化项目,引进了总投资25亿元的福喜集团麦当劳熟食加工项目,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基本结束,设备已经订购,完成投资15亿元,今年7月底可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年入库税金超亿元,对县财政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三是突出商会招商。积极参加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商会,抓住机遇,成功使总投资150亿元的深圳龙岗鞋业园项目落户西华。另外,总投资20亿元的周口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南京化纤生产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通讯电缆建设项目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已签订合同,近期将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该县引进项目42个,合同总额达到333.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0.6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7.4倍和5.5倍。同时,该县坚持集约发展,严格把关准备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不到亿元以上、投资强度不足250万元/亩的项目,产业集聚区不予供地,直接进驻标准化厂房。
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该县按照“全国争影响、全省争位次、全市争第一”的工作要求和“逢先必争、逢奖必得、逢冠必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大用生产的肉鸡、富士康生产的手机、周口通用机场生产的飞机的“三机(鸡)兴县”发展战略,继续深化和完善“四项制度”。一是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五包”项目责任制度,即:包立项、包开工、包建设、包投产、包运营,确保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实行项目例会制度。每周日晚上召开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项目分包领导和责任单位参加,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推进项目有序进展。三是实行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随时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实行现场督查制度。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每周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现场督查,督查情况分类排队,及时通报。同时,坚持落实跟踪服务,尤其对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推行“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实现投资商与当地群众、职能部门的两个“零接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富士康等重点企业设立办公室,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富士康实训基地项目仅用58天就建成投产,创造了全省项目建设的“西华速度”和“西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