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周青莎 石可欣
刚刚走过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段历程,也是政法工作极不寻常的一年。政法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关乎民生福祉,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疫情严重冲击下,去年我省公众安全感指数、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分别达96.73%、96.4%,创历史新高,成绩尤为来之不易。亮眼的成绩背后,全省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作出了哪些努力?“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政法工作又该如何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法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发展任务越重,挑战越严峻,越需要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嘉军说。
2020年,党对我省政法工作的领导明显加强。我省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落实党组(党委)“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各级政法机关党组(党委)细化实化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抓手,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党领导政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前,河南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省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等阶段性特征明显。“法治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在推动经济建设当中也要发挥作用。”张嘉军说。
“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民营经济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立足检察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飞说,为应对疫情影响,省检察院及时制定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8条意见,配套开展5个专项活动,在办理民营企业涉经营类犯罪案件时,坚持慎捕慎诉,为“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贡献检察力量。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应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省高院刑三庭庭长付保玉说,全省法院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黑恶势力案件涉案财产审判执行工作指引(试行)》,生效黑恶案件涉案财产共执行到位137.1亿元。
全省政法机关坚持“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基本清除盘踞多年的黑恶势力、基本铲除“保护伞”,农村集体“三资”整治等14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
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时期,117名公安干警支援湖北随州,17.7万名民警辅警全员在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让群众少跑腿,289项内容实现全网通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5万多个人民调解组织和行业调解组织成为基层“减压阀”,将48.6万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任重道远。今年政法工作怎么干?政法工作报告划出重点:以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主线,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
“平安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根本在于基层社会治理。”省委政法委专项行动处处长徐鸿伟介绍,去年,我省部署开展问题楼盘化解攻坚、侦办非法集资、维护校园安全等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报告指出,要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扎实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突出治安问题整治,依法打击整治网络套路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十四五”大幕初启,作为法治建设的专业队伍和主力军,全省政法机关应当坚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努力在全力推进平安河南、法治河南、过硬队伍建设中继续走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