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向东来,政策促发展。近日,豫东迎来发展好消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豫商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豫鲁苏皖接合区
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023年2月批准设立的豫商经开区,位于河南商丘。
“豫商经开区是商丘未来30年发展新的平台、新的载体、新的增长极。建设豫商经开区将进一步发挥商丘交通区位优势。”豫商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峰说。
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受访单位供图)
“豫商经开区的核心优势是区位和交通条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超认为,豫商经开区发展潜力巨大。河南加快融入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发挥其交通枢纽的优势,而商丘的枢纽位置在省内仅次于郑州。京九陇海线交叉点、中欧班列、保税区、淮海经济区等要素叠加,能够推动豫商经开区腾飞。
如何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此次《意见》的出台为豫商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工作主线,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保障,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建成我省东部地区战略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巩固提升豫商经开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充分发挥商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意见》重点把握壮大先进产业集群、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强化政策系统集成三个方面。
东西南北海
开放合作的“朋友圈”再扩大
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离不开与各地区的开放合作。“东西南北海”,豫商经开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向东,豫商经开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推动产业升级。
向西,豫商经开区与郑州紧密合作,融入陆上丝绸之路。商郑欧班列从豫商经开区出发,通往俄罗斯、白俄罗斯、欧洲、中亚和东南亚。
向南,豫商经开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成为豫商经济开发区重要发展方向。
向北,豫商经开区着眼豫鲁毗邻区,对接京津冀,促进产业合作。雄商高铁的建设将进一步拓展豫商经开区的市场空间。
向海,通过淮河直达长江的沱浍河航运最后一个港口设在豫商经开区与虞城县的接合部。
豫商经开区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意见》指出,支持豫商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豫商经开区对接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建设和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谋划推进产业、交通、生态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毗邻地区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支持豫商经开区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转移。
张峰介绍,豫商经开区将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山东等五个方向,绘制招商路线图,制定招商计划表,组建招商团队,分产业、分区域进行招商,强化跟踪服务,确保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空铁公水多式联运
“东大门”的物流枢纽再升级
商丘是河南的“东大门”,更是国家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依托商丘“国字号”的金字招牌,豫商经开区全力推动国际陆港项目、高铁动车存车场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张峰介绍,豫商经开区要持续打造千亿级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千亿级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郑徐高铁和商合杭高铁的两辆列车驶入商丘。魏文慧 摄
如何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新优势转变?《意见》提出建强综合交通枢纽、提质发展现代物流、培育枢纽偏好型产业等支持措施。
豫商经开区路网密布、交通发达。在建强综合交通枢纽方面,我省支持商丘机场开通货运航线。支持商丘至周口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开工建设沱浍河夏邑至商丘航运工程,推进惠济河通惠渠至豫皖界航运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商丘港与海港合作联动,推进空铁公水多式联运。
豫商经开区可以通过航运、空运、高速、高铁、公路,融入空中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商品贸易运输优势显著。《意见》指出,支持完善多功能物流设施和主导产业物流支撑配套体系,打造辐射豫鲁苏皖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一二三五”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能级再提升
“朋友圈”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畅通,豫商经开区筑巢引凤,产业能级再提升。
豫商经开区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定下了“一二三五”的发展目标,一年产业布局起步、二年产业集聚成型、三年产业发展高质量提升、五年实现产业塑城。
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商丘首批地产车下线仪式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张峰介绍,经过两年攻坚,豫商经开区已实现从“产业布局”向“集群成链”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豫商经开区落地开花,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和集聚能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初步形成。
数据显示,2024年,豫商经开区新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总投资513亿元。2024年豫商经济开发区GDP实现151亿元,增幅36.1%。张峰表示,2025年全区定下预期目标,GDP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实现工业产值倍增。
为优化豫商经开区产业结构,《意见》提出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未来产业等具体举措。要支持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龙头企业在豫商经开区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豫商经开区企业开展产销对接、技术联合攻关等。
豫商经济开发区2025年谋划项目落地建设推进会。(受访单位供图)
武文超告诉记者:“《意见》为豫商经济开发区找准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我省还加大放权力度,加大环保、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例如,依法依规赋予豫商经开区设区的市经济管理权限,实行经济管理省、区直通,经济管理事务直接接受省直部门指导,在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经济领域实行政策直达、需求直报、业务直通。他认为,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将促进豫商经开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豫商经开区进入‘省级赋能、自主突围’的新阶段。”张峰说,“我们将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全力推进豫商经开区高质量建设。”(郭栩汝 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