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切换
新闻
河南产业集聚区夯实中原经济腾飞根基(组图)
2013
08/16
17:02

河南省的集聚区建设在北京引起广泛关注

8月10日上午,北京河南大厦高朋满座,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陈锡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香港商报》助理总编李晓颖,中国城市战略研究管理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丁晓宇,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杨建国等30多名来自城市规划、宏观经济、媒体等行业的代表纵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河南省集聚区建设建言、献策。

自媒体、传统媒体广泛关注,引爆舆论焦点

得益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的备受关注,《产业隆起领跑中原——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探访》一书8月1日首次在微博上一露面,就获得诸多好评 。

在8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单位首次加入了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是知名评论人石述思,另外,参会的有新浪财经频道编委郭金霞,搜狐微博名人战略总监袁国宝等新媒体一线专业人士,他们的出席为本次大会增添了时尚氛围,与会嘉宾中,像易鹏、杨建国、姜明、常建伟等,都是活跃在经济界的百万级“大V”。据不完全统计,会议10点钟开始,从河南日报《产经天地》版发出第一条微博计,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送微博、微信,短短数小时内,网络覆盖读者达到1000万人次。

知名财经人士袁国宝说:“河南城镇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有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产业集聚正是这样一条切实可行并且已经初见成效的中原城镇化之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未来一定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中原兴,则中国兴,集聚兴,则中原兴。祝福河南。”

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也得到包括国家级媒体在内的省外、境外媒体广泛关注,央视财经频道对杨建国作了专访,香港商报、深圳商报也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截至昨天,本次活动百度词条达到250000条信息,参与报道的媒体达20多家。

给榜样以鼓励 给后进以鞭策

“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这本书从河南不同的做法中树立了一批典型,这批典型有血有肉,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它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空谈,有实际的例子,有各种不同的经验。”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凡说。

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认为,这本书对近几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了认真总结,倾注了创作团队的智慧和心血,堪称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孙子兵法”。我们将把此书作为全体干部的“必读书”,以期为今后工作实践指点迷津。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杨建国,作为专注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研究的专业人士,四年来,他带领团队考察了140多个产业集聚区,今年,他又联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利用媒体资源,团结各报社财经记者,对河南省有特色、发展好的23个集聚区进行了广泛报道,结合报道和各地发展的情况,杨建国对每一个集聚区的发展做了精彩点评。随后,这些劳动成果被集合成册,构成了《产业隆起领跑中原——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探访》一书,“可以说,这本书饱含了很多人的心血,凝聚了很多人的期望。”杨建国说。

当前,河南省集聚区建设成就斐然,但是,集聚区建设也是刚刚起步,诚如河南省省长谢伏瞻所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河南省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河南省最重要的经济板块,河南的集聚区建设也处在关键时期。

180个集聚区,有亮点,“精彩纷呈”!也有个别落后的,到现在还厘不清主导产业,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本书的出版和强大的示范效应,将会极大地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接地气 有启发

“我是从基层农村来的,我们的老百姓有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工人,成为一个城市人’。”这个朴素的梦想因为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而变成现实。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动情地说。

产业集聚区仿若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河南大地吹来了希望,在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播撒了180个承载梦想的种子。专家们更是从各自领域为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建议。

随着产业集群强势隆起,河南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对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运用得心应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招商引资手段以及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学统筹,优化配置,产城一体,良性互动,产业集聚区正引领着河南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稳步迈进。

百名专家集聚区巡回演讲活动第二期8月24日在郸城举办,届时,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等专家将赴郸城举办论坛,欢迎全省各集聚区参与。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