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西峡县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发展理念,以打造“全国猕猴桃第一县和伏牛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三位一体,以猕猴桃为主的生态高效农业涵养青山绿水,既实现了强县富民,又确保一泓清流入库北上,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经济持续增长良性互动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子。
9月西峡,金风送爽,硕果飘香。参加第五届全国猕猴桃研讨会的国家、省、市领导以及中外猕猴桃科研专家、企业家相约中国猕猴桃之乡,运畴产业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大计。
在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在弥漫着沁人心脾清香的农家果园,在硕果累累、青翠碧绿猕猴桃枝头,到处绽放着农民灿烂的笑容……金秋的龙乡,宛如一幅自然、和谐、丰收的生态画卷。
全国优质农产品金奖、全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一连串殊荣见证着西峡猕猴桃化蛹为蝶的美丽嬗变。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我们必须叫响生态品牌,做好‘绿色文章’,为水源地构筑一道‘生态屏障’。”西峡县委书记摆向阳、县长李德成如是说。
高端化研发
世界猕猴桃在中国,中国猕猴桃在西峡。西峡是全国开展猕猴桃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储藏加工技术研究等科研最早的地区。
早在1975年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猕猴桃科研机构——西峡猕猴桃研究所,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猕猴桃专家朱鸿云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先后选育猕猴桃优良品种(株系)26个,打响了“传真”、“都纳奇”、“果然风情”等一系列特色品牌。获得“全国优质农产品金奖”、“全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等国家、省、市科研成果30多项;由西峡选育的华美1号、海沃德等优良品种,先后获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万果山”牌猕猴桃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
科学化管理
“为鼓励俺种猕猴桃,县乡给资金,帮技术,从供苗拉杆到引水灌溉,提供‘一条龙’服务,俺承包的1.2亩猕猴桃,已连续七年亩均效益在1.3万元以上。”寨根乡桑树村果农朱书成说。
西峡历届县委、县政府咬定猕猴桃不放松,把猕猴桃产业作为振兴西峡农村经济的“一号工程”,接力描绘富县富民的产业蓝图。
为给猕猴桃产业“提速”。该县先后建立了领导督察机制、政策扶持机制、技术服务机制“三大机制”,先后投入资金4.8亿元,无偿为群众提供猕猴桃杆、苗木、拉丝等;与中国林科院等国内外猕猴桃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选拔200多名猕猴桃技术骨干,建立了县乡村层层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
为实现产业“升级”。该县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和循环发展模式“三大模式”,引导鼓励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发展猕猴桃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广“牧—沼—果”循环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猕猴桃沼渣有机肥厂4家、一体化示范园6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达到56家。
标准化战略
2013年,由西峡县组织编写的《地理标志产品西峡猕猴桃》通过专家审定,其生产技术和质量指标等成为河南地方标准。
如今,单主干上架、人工授粉、定量挂果、规范套种、果实套袋等六大标准化管理技术已在西峡全县普及,全县猕猴桃实用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80%以上。
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实际,该县制定猕猴桃标准化生产规程,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目前,西峡猕猴桃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晋升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多元化合作
“6000亩原生态的野生猕猴桃基地和‘绿色食品’已成为企业的‘绿色名片’。”南阳市果然风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自豪地说。公司日加工猕猴桃鲜果240吨,年产值2.2亿元。
西峡华邦公司、福莱尔南方航空食品公司、哪吒食品公司等一批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全县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达20余家,产品涉及果汁、果片、果酱、果酒、罐头等六大系列、20多个品种。2012年全县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6亿元,销售收入2.3亿元。西峡猕猴桃鲜果已进入上海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市交易,销售已覆盖北京、上海等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加拿大、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2年底,全县猕猴桃产值已达4.5亿元,8万人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仅猕猴桃一项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猕猴桃,已成为西峡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