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长期粗放增长的补偿消化期。在此大环境下,洛阳市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企业经营中的资金等要素瓶颈依然突出。
为了保证洛阳全市企业及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今年10月份,洛阳市专门召开了2013年度洛阳市第四季度银企洽谈会,会上共达成贷款合同2721项,签约金额432.01亿元,无论是签约项目还是签约金额均达到了历史最高额,接近去年全年434.32亿元的签约总额。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和企业资金的需求,极大推动了洛阳经济社会发展。
银企签约项目和金额均为历史最高
据洛阳市金融办主任张伊民介绍,在洛阳各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第四季度银企签约共达成贷款合同2721项,签约金额432.0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4亿元,流动资产395.61亿元。共计向中小企业投放200.38亿元,向服务业投放92.82亿元,向工业项目投放290亿元。截至目前,已投放资金232.71亿元,其余各贷款项目将在签约后陆续投放到位。据了解,本次银企签约的项目和金额均达到了历史最高额,接近去年全年434.32亿元的签约总额。
今年以来,洛阳市金融系统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狠抓信贷投放,着力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支持作用,金融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信贷投放逆势回升,资本市场融资成效显著,薄弱领域金融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银监部门统计,截至9月底,涉农贷款余额838.3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28.77亿元,增幅为18.15%;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主)贷款余额为636.4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86.53亿元,增幅为15.74%。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4.15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均实现了“两个高于”的目标。
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380.06亿元
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形势、大型企业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洛阳市新增贷款增速放缓。对此,洛阳市金融办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立即研究并认真落实了特殊时期的多项特殊措施,比如:月会形势分析、实施月度目标控制、定期排名通报、启动过程奖励、调整信贷结构、严肃约谈警示等,强力扭转不利局面。
张伊民称,截至9月末,洛阳全市完成新增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合计380.06亿元,完成全年省定457亿元目标任务的83.16%,融资总额居全省第2位。其中,新增贷款231.7亿元,增长14.0%,增量和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和第10位,增幅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新增贷款为121.8亿元,比上半年109.9亿元多11.9亿元。余额存贷比和新增存贷比为56.2%和51.5%,较6月末分别提高2.6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洛阳全市资本市场融资148.36亿元,完成省定目标101.16%,融资额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上市企业再融资、债券市场融资、信托融资分别为8.3亿元、56亿元和29.8亿元,分别占资本市场融资额的5.6%、37.8%和20.7%。
从制度层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对于洛阳市金融行业在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绩,洛阳市委常委、市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副市长宋殿宇也给出了高度评价,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金融系统攻坚克难,顾全大局,真抓实干的结果。但是,宋殿宇也指出了当前金融运行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业的整体盘子还不够大、各单位信贷任务完成不均衡、上市融资存在停滞、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对小微企业扶持还需进一步增强等几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洛阳市金融办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严格目标考核、加强激励引导,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确保省定457亿元融资目标圆满完成,各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二位;围绕企业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深入企业主动服务,多渠道帮助企业融资,持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最后,还要强化机制建设,重点关注小微企业。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增信机制、发挥保险的增信和融资支持作用、设立企业还贷周转金、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综合平台等,从制度层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