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招商对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抓投资、抓招商、抓项目,才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才能实现赶超跨越。”12月13日,市商务局局长吴花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漯河经济发展突破,重点在扩大开放,关键在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实施招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抓住了漯河市经济发展的关键。
回顾多年来漯河市改革开放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吴花蕾深有感触地说,漯河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开放招商,杜邦、嘉吉、可口可乐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韩国乐天、台湾统一、旺旺、恒安等一大批境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推动了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就业,惠及了民生。近年来,漯河市实际到位境内外资金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9%,外来投资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超过50%,为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源不足、大项目少,招商引资质量还相对偏低,带动能力不强,集聚程度不高等,依然是制约漯河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漯河要实现‘争先进位、赶超跨越’,根本出路是加快开放招商,重中之重是狠抓项目落实。”吴花蕾说,市商务局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牵总单位,将自觉站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紧跟中心、服务全局,加强与部门、县区之间的协作,明确招商主攻方向,加强与重点企业、项目承接单位的沟通联络,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积极走出去开展卓有成效的招商活动,更加有效地推进开放招商工作。
突出招商重点,努力招引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
认真落实《招引重大项目行动计划》,引导各县区和招商部门以项目为中心,突出“六大重点”(重点产业招商、重点区域招商、重点项目招商、重点企业招商、重点对接一批大项目、重点实施一批大项目),着力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招大引强的突破带动项目建设实现突破,为全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备足后劲。
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和网上招商。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主体作用,督促和引导本土企业创新提升、靠大联大、做大做强。鼓励外来企业增资扩股,延链、补链、强链,拉长产业链条;谋划一批龙头型、总部型、基地型项目和产业园区,积极与沿海地区政府、有实力的商(协)会、投资商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园区共建或整体开发;建立全市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名录库,利用网络搞好项目和产业推介,发布招商信息,扩大招商范围,有针对性地承接外地产业转移。
抓好工作落实,加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督导落实力度。一是市领导分包抓落实。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分包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促进项目快推进、快见效。二是配合联动抓落实。按照《招引重大项目行动计划》,成立重大项目“一条龙”服务办公室,负责为招引来的企业和客商提供投资咨询、证照办理、银企合作、招录员工等服务,确保在谈项目有人盯、签约项目专人跟、在建项目专人服务。三是营造氛围抓落实。大力宣传招商动态和招商典型,开展新闻督导,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四是严格奖惩抓落实。严格落实月通报、季公布、半年讲评、年终考评制度,科学评价各单位招商实绩。对在招大引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重奖;对因主观不努力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项目流失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目标指导行动,实干赢得未来。吴花蕾表示:“市商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将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按照攻坚任务要求,立足职能、突出重点,深化服务、广泛对接,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企业,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用招商引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快全市开放发展步伐,为漯河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