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31日电 (于河川、张永久)近年来,河南省项城市积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打响文化产业品牌,使汝阳刘毛笔、余家杂技等一批文化产业风生水起,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子,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民间文艺大赛”“广场文化活动”等公益性文化品牌;设立有市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办事处文化服务中心6个、村文化大院486个;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目前,项城市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官会响锣传习所被确定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孙店镇汝阳刘行政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和“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官会镇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乡镇”。全市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300多个,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单位约29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产值2.6亿元。
据介绍,项城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袁寨古民居和南顿故城;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围绕这一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了“袁寨古民居(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已成为较有影响的旅游热区。
据介绍,项城市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文化建设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