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切换
新闻
新乡延津县:加快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2014
01/15
18:12

 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北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园区发展全局,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园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整合集聚区的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优势,集聚区实现了和谐健康发展,并取得了双赢。目前,园区已经建成面积5.2平方公里,入驻各类企业97家,其中亿元以上35家,已经建成投产40家。累计带动1.5万农民直接就业,间接带动2.5万农民转移就业,累计实现农民增收13.5亿元。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一流的投资平台。该县结合园区实际,多次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考察论证,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功能定位,并以大投入促建园区的大发展,截至目前,集聚区通过采取财政投资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已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先后实施了园区内道路、桥梁、电力、通信、雨污水管网、配套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大型超市项目、新乡四季通达有机农业生态园酒店和职工生活居住区、医院、学校、商贸服务区等配套服务项目。为打造生态型园区,在园区北部栽植了300米宽、8公里长的大型林带,并对榆林排、园区道路和入驻企业庭院进行了绿化,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绿化体系。

创新招商方式,为园区发展提供活力。近年来,该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聚集区的区位、交通、土地、产业、人文优势,抓住外商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和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向东西部转移的大好时机,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完善招商措施,恪守“尊商亲商、安商富商、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采取以会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千方百计开展招商活动,目前已吸引河南豫飞港机、台湾慧联电子等97家项目落户集聚区。

强化服务力度,为园区健康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该园区在全力打造硬件环境的同时,把建设软环境作为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组建了园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环卫队,配备了交通工具,狠抓了园区环境卫生,使园区城管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制定了首问负责制、全程服务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措施,实行“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办结制,建立了检查许可证,企业安静工作日,封闭管理等制度,杜绝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每周都要召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听取汇报,制订工作方案,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入驻项目进展顺利,赢得客商的信赖和尊重,好多客商还把他们的朋友和客户介绍到园区来投资,使园区逐步形成了一个招商引资“洼地”。

统筹兼顾,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农民就业。该县专门成立了集聚区“农民工转移就业领导小组”,下设劳动工作保障站和劳动安全科,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逐户逐人进行调查,并将他们的特长进行了分层次分类登记,为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使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结合劳动部门和农业部门,创建了专门的农民工免费培训基地,每年都要制定培训计划,集聚区管委会在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企业进行就业对接,提前介入项目,掌握用工需求,并达成有关用工协议,开展订单培训和专场招聘,努力实现企业80%以上的用工从本地农民中挑选。截至目前,集聚区已累计培训农民工52期,6000人次,全部实现上岗就业。针对部分年龄大、素质低的群众,也妥善安置在环卫、园区绿化岗位上,避免了“一分了之”、“一推了之”、“一安了之”,切实做到了让农民失地不失业、终身有保障。

突出重点,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北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等为主导产业的大型产业集群。其中机械制造产业主导产品为大型起重机械,其生产能力和产量在全国同行业均排在前20位。河南豫飞起重公司的大吨位港口吊装机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出口欧盟和日本。河南华信电机有限公司的调速电机年产量近5万台,其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两位,集聚区的电子产业以电子切削工具、镍氢电池、半导体元器件等产品为主,产品在国内外达到了领先水平。慧联(新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资)开发生产的直径0.1mm以下的微型钻针出口欧美等国家,该企业为长江以北第一家。台冠(新乡)科技有限公司(港资)生产的贴片式半导体元器件,填补了省内空白(目前在全省还独此一家)。太行新能源公司开发生产的镍氢方体电池以其超高性能供应民航和军工部门。在建项目新乡市亚洲金属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年处理15万吨废旧蓄电池项目,引进意大利设备,国家发改委扶持资金1000万元,是国内第一家废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