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蓄力,5年乘势,5年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2008年以来,驻马店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要求,演绎了一场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实践。
一组激情跳动的数字见证了11个产业集聚区的能量凝聚:目前,全市产业集聚区共入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与2009年相比翻了一番。2013年,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009年的7.5倍和3.8倍。
日前,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发布了2013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晋级结果,市产业集聚区、泌阳县产业集聚区、平舆县产业集聚区分别晋升为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被授予“河南省‘十先’产业集聚区”。此前,上蔡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2010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2011年度“河南省‘十先’产业集聚区”,泌阳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2012年度“河南省‘十先’产业集聚区”。
11个产业集聚区,11块充满活力、魅力和引力的区域,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轻工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集聚建设富强驻马店、文明驻马店、平安驻马店、美丽驻马店的核心力量。
【打造平台】
坚持“三规合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辽阔的沃土上开始布局产业集群的棋子。
其实,2004年,平舆县就开始建设产业集聚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2004年以前,平舆县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平舆县率先在县城西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标准厂房,解除外地投资者先期投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投资风险大等后顾之忧,形成招商引资“群凤争巢”的洼地效应,被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誉为“平舆现象”、“平舆模式”、“平舆速度”、“平舆效益”。
2009年,驻马店市其他各县区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像平舆县产业集聚区一样,驻马店市各产业集聚区自发轫之日起便担负起了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的时代重任。
2009年4月,时任副省长张大卫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平舆观摩点评活动中,对该县科学发展的做法更是褒奖有加:“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找什么典型呀,平舆就是最好的典型。”
2010年3月31日,省委书记,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驻马店市调研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时说,平舆县产业集聚区成效显著,既节约、集约了土地资源,又为招商引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应该添信心、鼓干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加快县级的工业化进程步伐,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上有蓝图,下有榜样。
2009年,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谋划之时,正值国家土地和城市两个规划修编,驻马店市抓住这个机遇,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这两个规划严密套合,让“三个规划”精准衔接,为合法依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驻马店市县域经济发展攒足了后劲。
5年来,驻马店市坚持“三规合一”,高标准编制了产业集聚区规划;加快道路、通信、供水、污水、垃圾处理、标准化厂房、公租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目前,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02平方公里,修建道路1090公里,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492万平方米,分别是2009年2.2倍、5.3倍和16倍;建成13个污水处理厂,8个垃圾处理厂;建设公租房105万平方米,安置小区93万平方米,医院、学校、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把破解土地、资金等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坚持政府主导,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建设投融资、土地开发整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
【招大引强】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招商引资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生命线。驻马店市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
5年来,驻马店市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作用,坚持招商引资常年抓、不断线,实行县区主要领导“二分之一”工作法,分领域制订专项招商方案,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设立招商办事处,组织专业小分队开展驻地招商和专业招商;市、县区每月组织一次专业招商活动,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评体系,强化责任,严格奖惩,不断提高招商实效。
这里有2013年部分承接产业转移活动记录——
2013年7月23日,驻马店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苏省太仓市举行,驻马店市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共签订合作项目16个,合同资金193.4亿元;签订7个意向项目,意向资金72.9亿元,另外签署2个合作框架协议。
2013年7月23日,驻马店市在江城武汉举办驻马店农产品加工业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16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95.6亿元。
2013年8月29日,西平县赴深圳举行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合同、意向项目12个,总投资103.8亿元。
2013年12月13日,市产业集聚区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签订合同项目6个,合同资金68亿元……
5年来,驻马店市以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农洽会”为平台,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依托驻马店市优势产业和现有企业,重点围绕产业上下游延链补链招商引资,积极承接龙头型、基地型和集群型项目。
请看驻马店市2013年中国“农洽会”成效——
2013年中国“农洽会”,全国有30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代表团166个,其中河南省以外的代表团83个(含境外代表团23个)。参会企业560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多家,境外参会企业83家。大型采购商丹尼斯、沃尔玛、大商以及雀巢、康师傅、南京红太阳、维维、双汇、众品、徐福记、悦达等53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参会参展。参会客商18000人,其中省外客商6500多人、境外客商190人。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南京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4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参会并开展科研成果发布与合作洽谈活动。荷兰、泰国等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会议。俄罗斯、泰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东盟国际投资商会、美中经济交流协会、台湾同业商会及湖北、上海、辽宁、新疆等地河南商会等20多家商会协会组团参会。
2013年中国“农洽会”期间,举行了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跃,签约贸易项目195个,贸易额108亿元。
事实最有说服力。功能完备的产业集聚区,正成为驻马店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5年来,全市产业集聚区共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72个,累计完成投资166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重点工业项目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世界500强企业国电集团、华润集团、雀巢集团、沃尔玛公司、泰国正大,中国500强企业华能集团、通用集团、中集集团、昊华集团、双星集团、维维集团、新希望集团、苏宁电器等20多家知名集团纷至沓来,投资兴业。
【产业集聚】
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区和原来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差别在哪里?
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工业园区、开发区,它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的功能区。
“过去,往往是‘剜到篮里就是菜’。”一位基层干部说。
产业集聚,不能是“啥东西都往篮里装”,关键要有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鲜明,产业链才能延伸做强。
市委书记余学友强调,要把龙头带动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主导产业定位,瞄准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努力在招大引强以及产业链组团引进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促进主导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确定1~2个主导产业,把握“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5年来,驻马店市对全市产业集聚区进行功能分区,着眼产业集聚,分类培育主导产业;对新引进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度、统筹布局,推动资源互补共享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开展产业延链补链招商,引导相关配套项目集群落地,做大特色产业集群。
走进驿城区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装备制造”的招牌很醒目,这里是我省两个“河南省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河南省百强企业中集华骏,工信部和商务部重点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湖北大力天骏汽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平舆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以皮革皮具为主的轻工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泌阳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农产品加工、电子电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动车)、建材;遂平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西平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光电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蔡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以制鞋为主的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确山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生物科技、建材;正阳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铸造;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医药、化工和新材料。
科技创新是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5年来,驻马店市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大力引进人才、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2013年底,全市产业集聚区共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在市中心城区规划了8.8平方公里的职教园区,规划建设10所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对接,开展订单培训,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全市已形成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轻纺、医药、建材六大产业集群,电子玻璃、电子信息、新能源电动汽车、新能源电动摩托车、皮革皮具五大专业园区,专用汽车产业链、化工产业链、电动摩托车产业链、皮革皮具产业链、鞋业制造产业链,并已进入全省100个特色产业链。驻马店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半挂车、调味品和微型电机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电动摩托车、醋酸和三聚氰胺生产基地;通用天方的螺旋霉素原料药,产量居全国首位;海川电子超薄玻璃技术领先,填补国内空白。
1+1大于2,这正是集聚的魅力!
【产城融合】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
5年前,张明伦还是泌阳县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如今,他与妻子、女儿一家三口都在县鑫琪纺织公司当工人,一家人月薪加起来近万元,并在县城购买了一套“大三居”,成了真正的“城里人”。
农村人进城,家门口就业。像张明伦一家这样向县城转移的农民,泌阳县每年不下两万人。
5年前,“光板泌阳”的故事在驻马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市委、市政府多年组织全市工业企业观摩,最后一站都是泌阳,原因:泌阳无工业。
如今,泌阳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巨龙科技、懿丰油脂、恒都食品等一个个大块头项目纷纷抢滩,投资30亿元的夏南牛产业园叫响中原……泌阳县实现了赶超发展。
产业兴,城镇旺,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至2013年底,泌阳县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入住企业近百家;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8年的10平方公里增加到28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近1倍,达20万人,全县城镇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
这是驻马店市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现产城互动,是驻马店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即通过集聚区和城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国定强调:“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就要带动城镇化发展,不仅要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还要为他们创造进城落户的有利条件,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实现产城一体化。”
驻马店市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大多紧邻县城,且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布设,有利于实现城区基础设施的延伸辐射和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产业布局拉大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城市空间,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平台,产业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重合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前提条件。
宜业与宜居并重,越来越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无缝对接、联动发展——
走进平舆县产业集聚区,给人“净空宽道、碧水环绕、生态园林”耳目一新的感觉,平舆县把集聚区旁边最好的位置改造提升,建设城西新区上河城,营建“十里香醍、水岸花溪,四水归堂、福聚一方”的城市意象。
上蔡县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务和历史文化新型农村社区连成一体,改善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
5年来,驻马店市11个产业集聚区的水、电、气、通信和路网、地下管网、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与城区有效衔接实现共享;启动了11个产业集聚区内69个村庄城乡一体化改造,3.6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以产业集聚增加就业岗位,以城市功能完善支撑产业发展。
如今,驻马店市11个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21万人,许多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驻马店市也实现了市内转移就业人数超过市外的历史性转变;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年均提高城镇化率近2个百分点,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创新管理】
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巨大潜能
2010年4月底,厦门启轩集团掌舵人艾友泽来平舆考察投资,不曾想轻微交通违章,平舆县民警朱留勇对此轻微违章行为只纠章、不罚款,前迎后送的两个敬礼打动了艾友泽,于是决定在平舆投资12亿元建设瑞昇家俬工业园项目。
2011年8月,艾友泽介绍福建添鑫集团在平舆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45万立方米的鑫琪人造板项目。
“招商民警”的两个敬礼引来20多亿元投资,良好的软实力成就了真情招商的传奇。
环境是吸引力,更是竞争力。
实践证明,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企业的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环境好,项目就会接踵而至、纷至沓来;环境问题突出,就会使想来的企业进不来,已经来的留不住。
企业想要的,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企业没想到的,同样千方百计。
5年来,驻马店市不断优化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实现“一优带百通”——
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例会制度,加强组织协调。驻马店市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协调例会,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扩大会,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项目进度及存在问题台账,及时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重大问题上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市级领导协调解决。
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分包制度。驻马店市筛选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建设项目,由市四大班子领导进行联系分包;每位市级分包领导每月不少于两次深入项目单位进行调研,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定制定具体措施,召集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
开展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优化项目建设环境。驻马店市坚持在全市开展“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以“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为主题,以提高行政效能、推动项目建设为目标,以清理规范、集中整治、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为主要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
加快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前10个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投用,实现了统一受理和联审联批。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开展“两转两提”,加快服务型机关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切实为群众、基层、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5年来,11个产业集聚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驻马店。
11个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开放招商的主平台、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富民强市加快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
5年来的实践证明,驻马店市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和平台,强力推进开放招商、项目建设的举措是正确的、有效的,是符合驻马店发展实际的,必须持之以恒向前推进。
认清发展方向是一种清醒,找准发展模式是一种远见,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一种使命。
当前,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到了提质量、上台阶的关键阶段。
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驻马店市实际,抢抓国内外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持续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抓实干、务实求效,让产业集聚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