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旧时为陈州辖地,当代是中国河南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豫东平原。周口市区为川汇区,1965年前为周口镇,不同时期分归商水.淮阳管辖。川汇区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三河夹岸,形如鼎足,恰似武汉三镇,解放前素有“小武汉”之美誉。周口市下辖8县1市1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千里,总人口1238万,户籍人口居河南省首位[1]。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方言为河南话。
周口市淮阳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农耕文化和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声名在外的戏曲之乡、杂技之乡和神话之乡。周口镇在历史上与朱仙镇、道口镇、社旗镇合称河南四大名镇,与河北张家口同为皮货集散地,并称“南北皮都”。[3]周口市淮阳县城是伏羲故都,鹿邑县是老子故里,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经济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69亿元,同比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9.83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在全省处第6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3.40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在全省处第9位。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97.05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在全省处第8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46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在全省处第7位。
2011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72.04亿元,同比增长18.3%,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全省第6位,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6.82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9%,拉动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6.8个百分点,贡献率37.3%,其中金银珠宝、汽车、家具、食品烟酒类商品成为消费热点,餐饮市场火爆,商务、休闲、旅游、度假等继续带动餐饮市场,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17.5%,国际贸易持续加快,全市进出口总额45592美元,同比增长18.9%,实际利用外资28982亿元,同比增长83.9%。
2010年周口市GDP为1305亿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725.32万亩,比上年增加30.05万亩,增1.8%;总产747.20万吨(149.44亿斤),增加23.49万吨(4.698亿斤),增3.2%,粮食产量实现8连增。其中:夏粮播种面积980.4万亩,比上年增加6.86万亩,增长0.7%;亩产量492.4公斤(全省390公斤),比上年增产2.91公斤,增长0.6%(全省平均0.23%);总产量482.7万吨(96.54亿斤),比上年增加6.2万吨(1.24亿斤),增长1.3%(全省平均0.64%)。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丰产丰收。
第二产业
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597.05亿元[6],比上年增加104.65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5.05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黄淮四市第2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6.01亿元,同比增长5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实现利润262.96亿元,同比增长46.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全市工业生产运行的特点:
工业经济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5%,约拉动全市GDP增长6.9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7.9%,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
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
全市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35.59亿元,同比增长22.5%;重工业完成129.46亿元,同比增长20.3%,轻工业快于重工业2.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与上年相比明显加快,且一直超过重工业增长,但是,轻重工业增速均在相对平稳的区间上下波动增长。
大中型企业增速低于小型企业。
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6.55亿元,同比增长18.6%。大中型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28.5亿元,同比增长25.8%。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52家,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8.2%,实现增加值445.54亿元,同比增长21.9%。
支柱行业平稳增长。
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为90.6% 。全市三大支柱产业(食品、纺织、医药化工)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06.6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7个百分点。[7]
周口市工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高速递增。现已建立了以电办机械、纺织印染、食品酿造、裘皮制革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项城市的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莲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后获得24块国内、国际金奖,其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跃居世界同行四强,单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金丹乳酸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生产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乳酸龙头企业。1998年8月1日,"莲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鹿邑县的河南宋河酒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在第五届全国白酒评经比中荣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光缆已进入国家干线。河南鞋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皮及制成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市,创汇能力已达1000多万美元。地神,金丹,莲花,金丝猴,宋河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10年间周口共产生5名全国知名的富豪。
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的工业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市的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全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46家,合同利用外资近2亿美元,三资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三产业
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
一是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201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1.46亿元,同比增长8.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4.8%,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1.5%和8.7%;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增幅分别为11%,105%、10.3%和8.2%;房地产、金融业增长较为缓慢,分别增长6.6%和2.7%。规模扩大、速度提高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扩大市场内需、调优化经济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经济效益稳步攀升。服务业财力水平稳步提高,已经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渠道。2011年 全市服务业税收达33.62亿元,所占比例为54.9%,同比增长20%,其中地税收入17.59亿元,占服务业税收比例为52.3%,同比增长39.2%,其中,批发零售业税收最多12亿元,同比增长15%,其次是房地产为7.99亿元,同比增长60%,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4.09亿元,同比持平,金融、居民和其他服务业税收也卓有成效,分别达到3.21亿元、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3%、4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94亿元,同比增长25.%。
三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1年周口市服务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沈丘县槐园文化旅游生态园、龙湖温泉、羲皇文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城市南顿故城、羲皇宾馆投资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推进,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6.91亿元,增长9%,占全市投资总额的38.3%。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业投资最多且明显加快,投资额为168.72亿元,同比增长10.5%,其次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40.59亿元,增长势头强劲,增速达130.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投资35.02亿元、28.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5.6%,科学研究、技术服业投资2.44亿元,同比增长138.8%,租赁商务服务业投资2.66亿元,增势最为强劲,同比增长434.6%。
四是劳动力就业空间扩大。服务业具有行业多、领域广、需求旺、潜力大、就业活的特点,容易吸纳多层次的劳动力和人才,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它的快速稳步发展,不仅在于其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团结稳定的大局。2011年周口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67.24万人,同比增长2.5%,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24.5%,其中居民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吸收劳动力增长较快。[8]
对外贸易
2011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保持了平稳态势,消费政策积极推动,城镇市场拉动占据主导,乡村市场增势稳步提升,商品物价撬动增长作用持续凸显。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04亿元,同比增长18.3 %,总量居全省居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黄淮四市第1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9]。
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
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45592万美元,同比增长18.9%,居全省第11位。其中,出口完成25946万美元,同比增长47.7%,比全省低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8982万美元,同比增长83.9%,比全省高2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7.59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72亿元,同比增长27.2%,收入规模居全省第11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10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23.3%,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8%;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4.09亿元,同比增长26.0%,支出规模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8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快速增长。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6.04亿元,较年初增加195.16亿元,增长20.97%,同比多增57.1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906.71亿元,较年初增加146.43亿元,增长19.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平稳增长。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79.31亿元,较年初增加22.87亿元,增长4.06%,同比少增40.5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67.59亿元,比年初增加17.48亿元,增长11.6%。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83.48元,同比增长1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447.09元,同比增长20.2%,人均经营净收入2307.48元,同比增长12.5%;人均财产性收入374.69元,同比增长2倍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30.21元,比上年增长9.5%。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47.6元,同比增加938元,增长2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546元,同比增加643元,增长33.8%;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651元,同比增加209元,增长9%;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251元,同比增加86元,增长52.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3元,同比增加369元,增长11%。
周口市川汇区招商局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邦杰路
电话:03940-8223944-84194-8234039 823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