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切换
新闻
河南省推“土地新政” 八年新增用地250万亩
2013
03/05
15:45

十八大刚刚闭幕,又一国家级新发展战略获得了国务院批准。在日前河南省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透露,国务院已于11月17日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同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已获批建设,近日国务院将正式发文。

以河南省为主体、涉及中部地区5省30个地级市和两个县的《中原经济区规划》被认为是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重要战略规划。2012年初,河南省形成的《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初稿已经明确,中原经济区将定位于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以及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与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一致,中原经济区将预期在土地、财税方面获得国家一系列明确的政策支持。《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河南省委办公厅获悉,为配合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推进,河南已于近期出台了一项土地资源保障专项工作方案,全力开展以人地挂钩试点为核心的“土地新政”。

预期到2020年之前,河南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发展区用地将新增52.59万亩,控制区用地新增51.28万亩,城市新区、城市组团城镇工矿用地新增40.95万亩,全省城镇有条件建设区用地新增96.45万亩。4项新增用地,累计将新增土地近250万亩。

构筑内陆开放高地

“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对河南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已经把开放定为河南发展的主战略。”

11月2日,在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的前提下,由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的《中原经济区地图》正式编制完成。根据这份《中原经济区地图》,整个中原经济区的规划范围包括河南全省,覆盖安徽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的凤台县、山东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的东平县、河北邯郸市和邢台市、山西晋城市、长治市和运城市等32个周边市县,规划总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