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兴则漯河兴,工业强则漯河强。只有工业的大发展,才有漯河综合实力的大提升。
瞄准做大做强漯河工业经济这一目标,漯河市精心谋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战略性引进为动力,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持续求进抓提升,致力为“一区两城一中心”提供有力经济支撑和物质保证。
做强优势产业。食品产业方面,围绕食品名城“五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肉制品、面制品、饮料制品和食品机械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休闲食品、调味品、冷链、绿色功能食品;注重发挥双汇集团在食品名城建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抓好50家中、小食品企业群体的培育;加快推进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建设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充分发挥市食品工业协会的作用,申请漯河食品加注“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制造”商标,不断扩大漯河在全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力。化工产业方面,重点抓好盐化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钛、氟等化工产业,不断拓展化工产品应用领域,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现代化工及下游产品加工基地。同时,强力推进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造纸、机械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
做大骨干企业。加快推进“百户重点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在全市筛选100家高成长性企业,完善扶持政策,科学设置发展目标,将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县区、部门和企业,形成支持重点企业的合力。同时,在项目审批、土地、电力、运输、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在3~5年内使其经济总量翻一番。
深入实施“百家小微企业提升行动计划”。筛选100家成长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小微企业,加强扶持,力争把这些企业培养成漯河市工业发展的第二、第三梯队。注重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围绕双汇、银鸽、金大地、中粮、可口可乐等大型企业,注重培育发展其下游配套协作企业和“卫星企业”,实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企业集群协作发展。切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构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三大平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
做优企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机制。采取市领导分包、市直部门结对、机关干部驻企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健全专门工作组和市、县、乡三级联动服务机制。突出企业服务重点。全市今年各级重点服务企业将突破600家,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全覆盖。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增强运行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突出运行保障,做好煤、电、油、汽等要素的协调供给。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理念,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投资环境、阻挠企业发展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和工业运行座谈会,及时交流信息,协调沟通,凝聚合力,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工业大发展,项目是动力。今年,全市要实施“百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全年安排重点工业项目121个。其中,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集聚发展平台。同时,大力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和上市,力争今年有1~2家企业上市,有30家以上企业实现重组发展,引进战略投资3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