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切换
新闻
河南高铁经济雏形已现
2015
01/08
13:08

核心提示|高铁网建设是对河南优势交通资源的挖掘,它是对河南交通优势的再一次升级,更是拉动河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最具动力的选择。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而言,通过交通技术升级能带来更多的信息流、人流与物流,以“高铁节奏”建设米字形高铁交通网,正为河南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高速发展的动能。

郑万高铁建设的“高铁节奏”

“我们对河南的交通优势,用铁路、公路建设的黄金交通要道来描述,这一观点过时了。”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向记者表示,“河南进入到高铁经济时代了。”

佐证冯德显观点的消息是,1月5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了解到,郑万高铁河南段已在综合实验区实现点式开工。“这次开工的位置在郑万铁路与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的并行部分,选择提前开工,是考虑到明年郑州到机场城际铁路将建成,这样避免再次施工。”管委会人士向记者介绍。

虽然仅是点式开工,但是,其意义巨大。它标志着河南省着力构建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据介绍,今年郑万高铁河南段将全线开工,这条高速铁路建设,还将改写新的交通史:郑州到重庆的车程由现在的17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而郑州到南阳、平顶山也将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

郑万高铁只是河南规划的“米”字形高铁架构的“一撇”。

河南规划的“米”字形高铁网形态是郑徐高铁(徐州—兰州的一部分,部分通车,部分在建)、京广高铁(已通车)、郑济高铁(规划之中)、郑太高铁(通过初评)、郑万高铁(已批)、郑合高铁(通过初评)。

来自河南省发改委的消息称,目前,“米”字上的“一捺”、一“点”:郑合、郑太铁路项目建议书通过铁路总公司初评,郑济高铁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原来规划的线路,现在从规划再到审批,效率高得很,真的是(审批)高速呀!”上述发改委人士直言。

“特别是郑万高铁,以前我们不敢想的事,甚至想了也没有机会做的事,结果还是争取下来了,看来,只要抓住不放,我们是能够获得发展机遇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负责人这样点评“米”字形高铁规划,字里行间,透露出河南在发展机遇面前,应该而且能够抓住发展机遇的信心。

高铁节奏,已成为河南抓住全国高铁发展布局时机,抢抓战略机遇,加紧完善“米”字形高铁建设网络的行动写照。

河南抢占新交通优势

随着郑西高铁荥阳南站升级更名为郑州西站,郑州南站定址落户航空港区,郑州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三个高铁站的城市之一,全国高铁枢纽的地位初露端倪。可以说,河南构建米字高铁网的布局正在持续铺开,且雏形已现。

对此,河南省委领导曾经指出,作为发展中省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赶超,就必须把握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抢占制高点。交通地位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兴衰,综合交通优势,谁都难以替代,要努力为子孙后代奠定一个别人很难攀比的优势基础。

显然,米字形高铁架构的搭建,是河南立足长远、布局当下的战略性思考。这是在河南坐拥京广与陇海“双十字”铁路交叉的优势基础之上,再一次对河南区位与交通优势的再发掘。

事实上,这也是高铁技术革命为区域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眼下,高铁真正进入了“公交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模式,更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重新定位。来自郑州东站的消息称,两年时间,东站日均客流量已由4000多人升至近3万人,每天开行153趟高铁。在这个高铁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时代,河南借势高铁拓展城市发展格局已成为市场必然。

眼下,河南交通规划中的米字高铁战略已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抓住国家高铁建设的机遇期,实现河南进一步打通与其他区域的交通“梗塞”,更好地融合、衔接,进一步提升河南区位交通优势,进而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寻求新的位置。

事实是,政府的共识为河南实施高铁战略提供了机会。来自省发改委的人士介绍,米字形高铁在规划建设时,河南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发改委进行了充分衔接,获得了很大支持。在推动郑州至太原、济南高铁规划时,河南也得到山西、山东方面的积极回应。

冯德显认为,河南打通高铁对外交流新通道,从交通资源开发上说,是对河南区域交通定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河南交通资源的再升级,这对于河南构建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意义不言自明。

高铁拉出新经济形态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从郑西高铁开通后,洛阳人早上到郑州上班,晚上返回洛阳的情况很常见。人才的频繁流动势必带动服务型经济走上“快车道”。

事实上,米字形高铁构建之后,将使河南包括更多城市享受到2小时经济圈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势,就郑州而言,不仅实现了四通,还真正实现了八达的交通效应,这也意味着,高铁优化了资源配置,使沿线城市生产要素配置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再比如,“米”字形高铁网将使没有高铁历史的南阳、周口等省内重要城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比如周口,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区,可以享受到郑州人才配置的优势,引进更多技术和人才,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将周口打造成区域性中心。而南阳的1000多万人口则可以通过快速铁路网享受到郑州的医疗、商业等资源优势。

“在科技服务业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表现尤为明显。高铁的建设对于人流、信息流的促进是空前的,而城市之间人流、信息流越频繁,效率就越高。而要想效率高,人流、信息流的频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宋向清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米”字形高铁网布局,对拉动河南对外开放水平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河南发展最需要的是开放,‘米’字形高铁建设正是打通了开放的通道。”冯德显表示,河南以前在全国的开放度很低,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很低,制约经济发展。近年来,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也都是为了提高河南的对外开放水平。

他认为,“米”字形高铁布局将促进河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率高了,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才愿意到河南投资和发展。

河南构建“米”字形高铁发展网络,这既是一个交通概念,也是一个城镇体系概念,这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扩展。

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省政府按照“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产业群、产业群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体思路,来定位高铁网络建设,未来还将持续强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河南经济结构转轨所需

河南推动米字形高铁网络建设,对于当下河南经济来说,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期,高铁投资对于河南经济提供再平衡的支撑作用,正在发挥其独特作用。

对于河南经济大省来说,依赖资源发展的固有增长方式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过往增长方式的去杠杆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河南新兴战略产业作为未来的产业支撑,仍然处于成长期。在新兴产业无法支撑河南经济持续健康成长之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发掘河南区位优势的重点项目投资,仍然是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在河南的优先发展选项中,高铁网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

冯德显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规律,那就是在优势产业与优势资源中寻找成长方向。高铁网建设就是对河南优势交通资源的挖掘,它是对河南交通优势的再一次升级,更是拉动河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最具动力的选择。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而言,通过交通技术升级带来更多的信息流、人流与物流,将对河南对外开放经济形态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高铁投资是尤其符合经济效益的投资。高铁投资的技术含量高,投资密度也大,不过,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也大,对一个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价值更为可观。

正如河南省委一位领导直言:“(发展高铁),这对河南意味着什么?综合交通优势,谁都难以替代,谁都难以竞争。这东西可不是管河南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的事情,那是长久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奠定了一个别人很难攀比的优势基础。大家都清楚,交通地位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兴衰,为什么开封由国都到省会,由省会到地级市,不就是交通的变化嘛。郑州由一个小地方成为省会,就是交通带来的变化。交通有根本性,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把这个事、这个宏图大业给干起来。”

因此,在这一经济转型期间,河南抓住这一档期,加紧高铁网络建设,这不仅是抢占全国高铁布局机遇的问题,更大的诉求是支撑河南当下经济发展,并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其战略投资价值不言自明。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