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参加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洛阳代表团审议时,省委书记郭庚茂向代表们透露,河南今年将重整180个产业集聚区,“要有出有进”,搞得好的可以晋级,个别搞得不好的将退出。这意味着,河南保持多年的180个产业集聚区的格局将被打破。
【看看成绩】
6年10个超千亿元
工业产业集聚区脱颖而出
2008年末
◎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
2009年4月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应时而生
2014年
◎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3512.83平方公里
◎全省“四上”企业12487家,比2013年增加1103家
◎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10个超千亿元工业产业集聚区脱颖而出
◎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五成
◎全省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及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七成
产业集聚区要这么整
郭庚茂:一个县最多确定一两个主导产业
在参加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洛阳代表团审议时,当听到洛阳市伊川县委书记侯占国想要扩增专业园区的想法时,郭庚茂立刻打断了他,并说,“好的专业园区可以晋级,但省里不可能再扩散专业园区的数量。”
郭庚茂认为,目前个别地区的产业集聚区存在主导产业不明确、规划不科学等问题,“要在180个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有出有进,将来可能是180多个产业集聚区,也可能会少。个别规划不合理没有发展希望的产业集聚区就不要再搞了。”
郭庚茂说,一个县最多确定一两个主导产业,才有可能形成产业群。“产业搞太多,不可能成为集群。”
谢伏瞻:培育“百千万”亿元级优势产业集群
1月28日,省长谢伏瞻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今年要培育“百千万”亿元级优势产业集群,即依托产业集聚区,省级层面重点抓好主营业务收入万亿元级优势产业集群,省辖市着力打造千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县(市、区)突出培育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
省发改委:今年将会有一些不适应形势的被淘汰
2014年,省发改委已经对180个产业集聚区,按照总量、效益、质量、进度和科技创新等指标进行了考核晋级。其中,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和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达到了三星级标准,即完成增加值200亿元、税收收入20亿元、从业人员6万人以及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等指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11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二星级标准,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等49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一星级标准,郑州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等102个产业集聚区达到门槛标准。
这也意味着,还有16个产业集聚区未达到门槛标准(这16个是谁?别猜了,扫扫知名微信公众号“时话实说”一看便知)。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会有一些不适应形势的产业集聚区被淘汰。
专家说
产业集聚区“优晋劣退”将取代“一碗水端平”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走过6年时间,从“创业期”过渡到“创新期”,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软环境打造,都积累了一批宝贵的经验,形如郭庚茂书记透露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的出台,也是迟早的事,这可以看做是制度创新的一个具体表现。
“‘重新洗牌、优晋劣退’不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基于河南目前跨越发展阶段战略抉择释放出的一个信号,”杨建国说,对于产业集聚区而言,这也意味着今后将一碗水端平,取而代之的公平、公正的考评审核机制,工作态度消极、产业园区发展缓慢的一律出局。
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从全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看,正面临着由园区1.0向园区2.0的转型升级,园区1.0的特点是主要靠政策优惠、硬建设、规模扩张,在新常态下这些要素的驱动力正在减弱,必须要找到新的驱动力,园区2.0特点是制度建设、软环境、内涵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