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全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目标的高起点上,今年的重点项目建设怎么干?记者2月5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我省已初步安排A、B两类重点项目5000个左右,年度将完成投资约13000亿元,更加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
“重点项目建设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说,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三大战略、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六大基础等决策部署,进一步突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六大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完善机制,全力提升项目协调服务保障水平,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据悉,今年我省将安排A类重点项目10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6000亿元左右;B类项目40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7000亿元左右。为完成这些目标,省发改委等有关方面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紧盯三大目标,即投资目标、开工目标、竣工目标。采取“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法,确保拟开工项目应开尽开,努力扩大在建项目规模。确保计划竣工项目应竣皆竣,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不断巩固新优势、提升竞争力。
抓牢三类项目,即五大基础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确保郑州机场二期、郑徐客专、宁西复线、郑机城际等项目今年建成;争取郑万、商合杭、蒙西至华中铁路尽早全面掀起施工高潮;努力加快郑合、郑济、郑太等铁路前期工作。确保郑州航空港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南车北车合作项目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确保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郑州地铁工程、畅通郑州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按计划实施。
完善三项机制,即联审联批机制、观摩点评机制、项目谋划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审批环节,全面提高审批效率。组织好2015年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研究建立重大项目谋划责任制和考评机制,建立重大谋划项目储备库。
破解三大难题,即保用地、保资金、保环境。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占补平衡指标的统筹协调。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建设资金优先用于重点项目,着力完善银政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抓实三个活动,即集中开工活动、银企对接活动、集中督导活动,力争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更加有效的银企对接活动,落实对接效果。集中开展系列专项督导活动,确保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提升三项工作,即重大项目稽查、项目考核督办、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改进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考核办法。对严重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及时调出重点项目,收回已配置的要素资源。针对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形成新举措、新办法,出台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