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是由广州乐农有限公司在洛投资的集农副产品批发和冷藏冷冻、仓储配送、全冷链物流、货物运输于一身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创新、服务、高效”为宗旨,以国际标准化管理为理念,斥资12亿元倾力打造中西部地区蕞大、蕞强、蕞具活力的专业农贸物流中心。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紧挟黄河中游两岸,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七省区进入中原的咽喉和东南沿海地区走向大西北的桥梁,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除陇海、焦枝铁路和连霍、二广高速在此交汇外,她还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港和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园区选址位于洛阳市东大门的310国道与焦枝铁路交汇处,占地555.97亩。距二广、连霍高速出入口不足500米,离洛阳火车东站800米,到洛阳机场十分钟车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入往来十分便捷。园内共建商铺1658间,分为蔬菜交易区(食用菌区)、水果交易区、副食粮油交易区(水产冻品、干果干菜等)、物流运输区、仓储区等。内设大型低温保鲜冷库、现代化检测中心、快捷酒店、高 档商务酒店、电子商务大厦,及与园内客商经营和生活配套的多功能服务区。设施齐全,应有尽有。
园区将围绕“一切为了客商,为了客商一切”的宗旨,通过人性化、智能化、程序化、一体化的管理,营造安全、舒适、和谐、公平的经营环境,使广大客商愿入驻、留得住,生意盛、有钱挣。共同打造中国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企业的标准模式,着力塑造国际化农副产品大市场的卓 越品牌。
洛阳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由广东华南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心设计,充分体现温馨人性、专业实用、美观靓丽、布局科学的设计理念。园内拥有商用铺位1500多间。其中蔬菜区342间,分高 档蔬菜、食用菌区、鲜菜区、干货区和自主交易区;水果区276间,分高 档进口水果区、时鲜水果区等;调味品区463间,分冻品水产区、干果蛋品区、粮油专营区、高 档烟酒区、调味副食区等;物流区249间,分A、B、C三个专区,交通便捷,车位充裕;沿街旺铺168间和生活服务区106间。除此之外,园内还建有商户和顾客服务的专业服务区和宾馆酒店、大型冷库、配套仓储、检测中心等,设施齐全,应有尽有。
物流产业园具有区位、模式、规划、经营、管理、配置、设计七大优势。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交通畅达七省八市,310国道、二广高速、连霍高速在此交汇,陇海铁路、集枝铁路线、火车站800米之距,十分钟即可快速抵达洛阳机场。独特的模式优势,作为中原农贸集散地的样板工程,集生产、加工、冷藏、检疫、仓储、展销、物流全功能于一体,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完善的规划优势,全功能、一站式完善配套产业园体系,项目划分物流、仓储、加工、冷冻冷库、检疫检测、电子交易、交易市场、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分区,涵盖蔬菜、水果、水产、调味品、干果、粮油、副食、烟酒等农副产品行业全品类,涵盖居住、办公、酒店、餐饮休闲等综合配套。灵活的经营优势,独立产权确保永续经营,现代化运营为商户生意保驾护航,园区商铺均为独立产权,可购可租,商户可持续经营,图谋长远。先进的管理优势,采取统一形象,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服务,统一物管的管理模式,为所有商户做好专业导购、物流配送、货源供销信息共享、物业管理等服务。合理的配置优势,3万吨级高低温冷库,10万平米配套仓库,现代化检验检疫中心,为市场的持续经营提供健康保障。人性化的设计优势,底层临街商铺,二层商务办公,三层舒适居住,人性化设计,生意生活两全齐美,一套通和农贸产业园商铺,既可满足长效生意经营,更为家庭构建一座幸福生活的乐园。
洛阳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作为我省蕞大、全国领先、选址合适、定位准确、设计先进、辐射广阔、服务规范、设施完善、绿色环保、业态全面的惠农利民“菜篮子”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额120亿元,利税2亿元,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通过1800多个商铺的经营,可直接安置就业近万人,为缓解就业难的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洛阳通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正以“诚信、创新、服务、高效”为宗旨,以国际标准化管理为理念,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规模效益,依托经营、管理、人才、品牌、信息、电子商务等诸多优势,以周到的服务和一流的管理,为广大业主构建安全、公平、舒适、自由、满意的经营环境,打造中国农副产品及现代物流行业的标准模式,塑造国际大市场的卓 越品牌。我们相信,洛阳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将在经验丰富、聪明睿智的刘晓东经营管理下,在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洛阳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出台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7月28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201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这份专项规划的出台,将使得冷链物流迎来发展新契机,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因此受益。
七大任务八项工程推进
《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二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三是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五是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七是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要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冷库建设工程,二是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三是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四是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五是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六是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七是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八是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
大幅提高农产品冷链运输率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是《规划》出台的大背景。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解读规划时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冷链设施短缺,加上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和储存,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很大。
据姚坚介绍,目前我国冷链设施匮缺,食品冷藏运输率只有1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80%左右;果蔬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耗率达25%,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在5%以下。
为此,《规划》提出,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中国冷链年鉴》资料显示, 我国有冷库接近3万座,总容量接近1500万吨,冷藏企业超2万家,冷藏运输车辆接近5万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509万吨、同比上一年7269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2660万吨、同比上一年2638万吨增长0.83%,水产品产量5120万吨、同比上一年4895万吨增长4.6%。 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的逐年递增,需要农产品冷链行业不断扩容。
中信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冷链产业大发展,将使得烟台冰轮、大冷股份、中集集团、汉钟精机、广弘控股、铁龙物流和新大陆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园内建有商户和顾客服务的专业服务区和宾馆酒店、大型冷库、配套仓储、检测中心等,设施齐全,应有尽有。
物流产业园具有区位、模式、规划、经营、管理、配置、设计七大优势。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交通畅达七省八市,310国道、二广高速、连霍高速在此交汇,陇海铁路、集枝铁路线、火车站800米之距,十分钟即可快速抵达洛阳机场。独特的模式优势,作为中原农贸集散地的样板工程,集生产、加工、冷藏、检疫、仓储、展销、物流全功能于一体,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完善的规划优势,全功能、一站式完善配套产业园体系,项目划分物流、仓储、加工、冷冻冷库、检疫检测、电子交易、交易市场、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分区,涵盖蔬菜、水果、水产、调味品、干果、粮油、副食、烟酒等农副产品行业全品类,涵盖居住、办公、酒店、餐饮休闲等综合配套。灵活的经营优势,独立产权确保永续经营,现代化运营为商户生意保驾护航,园区商铺均为独立产权,可购可租,商户可持续经营,图谋长远。先进的管理优势,采取统一形象,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服务,统一物管的管理模式,为所有商户做好专业导购、物流配送、货源供销信息共享、物业管理等服务。合理的配置优势,3万吨级高低温冷库,10万平米配套仓库,现代化检验检疫中心,为市场的持续经营提供健康保障。人性化的设计优势,底层临街商铺,二层商务办公,三层舒适居住,人性化设计,生意生活两全齐美,一套通和农贸产业园商铺,既可满足长效生意经营,更为家庭构建一座幸福生活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