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切换
新闻
突出集约集聚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2018
05/23
05:42

每到上下班时间,在山城区中小企业创业园附近,三五成群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就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都在创业园上班。随着山城区不断引导企业搬迁入驻,不仅改变了该区汽车零部件和仪器仪表产业原来小散乱”的情况,实现了企业规模经营、集聚发展,还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作为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在产业转型发展中,如何解决工业综合实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现实问题呢?

“鹤壁抢抓机遇,围绕发展重点产业,突出集约集聚,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使这座曾经的资源型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5月21日,市发改委副主任付宁告诉记者。

规划建设产业 集聚区,分类明确 发展定位,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完善、深度融合

走进位于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仕佳光电子产业园,一片“光电”招牌,这里聚集了多家光电子企业。依托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市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仕佳光电子产业园,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对现有产业“补链”“强链”,引来一批“高精尖”企业,标迪通信、腾天光通信、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等一批项目先后建成。

“我们生产出芯片后,由下游企业标迪通信进行封装,但是封装又需要腾天光通信、威讯光电、仕佳通信生产的跳线以及光纤等产品。”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内形成了芯片、模块、光连接器、封装、光纤光缆等完整的产业链。

在距离仕佳光电子产业园不远的航盛电子工业园内,车载视听娱乐系统、智能导航及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及防盗系统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同样在不远处的海能达鹤壁天海电子有限公司,年产500辆应急通信车项目已建成投产。据了解,我市42家汽车电子电器企业联合组建汽车电子产业集团,正在推动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

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同类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如今,在鹤壁经济发展版图上,依托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产业集群正在拔节生长、生机勃发。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举措,全域统筹规划建设了总面积86.7平方公里的宝山、鹤淇、金山、浚县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市商务中心区和5个特色商业区,分类明确发展定位,促进产业整合优化提升和错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完善、双向融合,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付宁告诉记者。

据统计,2017年我市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份额持续提高,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镁精深加工、现代家居等五大产业集群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6.5%。

同时,服务业“两区”渐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气质。市商务中心区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大数据产业园、区域双创基地,特色商业区集中布局引导符合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综合商业设施和文化休闲项目,带动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8.2%。

通过引导企业“迁、改、建” 为城市 建设和功能提升提供空间。

原有老城区工业企业多,发展空间受限,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我们一企一策,通过‘迁、改、建’等措施,分类引导、差异化发展,实现集聚发展。企业发展活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山城区区长白树民介绍。

“迁”——结合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引导企业分类集聚,清洁能源与新材料方面8家企业入驻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镁精深加工产业方面引导天海集团、无线电四厂等26家企业迁入金山产业集聚区。

“改”——对于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大力推进其关、停、并、转,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潜力。宝马集团、天汽模公司等15家企业整合资源后实现就地升级改造,开发生产二甲醚、乙二醇、汽车覆盖件模具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建”——为推进规模经营、集聚发展,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在原采煤沉陷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采用土地换投资等模式,完善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通过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资金扶持,建立了公共研发、公共服务等产业发展平台,吸引了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行业一批企业搬迁入驻、转型升级,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5家,成为拉动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迁、改、建’,不仅促进了企业集中布局、上下链式衔接,也为城市建设和功能提升提供了空间。”山城区委书记常玉轩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