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习总书记产业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区农牧局克难攻坚、锐意进取,立足全区农业农村现状,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致力把贫困村多样化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带动全区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抓培训,增强致富本领。6月28日,陕州区产业扶贫养牛技术培训班在宫前乡举行,河南农大教授、河南省养蜂专家向贫困户详细讲解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等技术知识。为助力产业扶贫,切实达到扶贫效果,我们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各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围绕种植业、养殖业、配方施肥、病虫防治、新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2018年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3000人以上。同时,派出107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包所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向贫困户发放“陕州区农业科技扶贫服务明白卡”和“脱贫攻坚服务联系卡”15944份,每名贫困户都有对应的技术服务人员,做到了技术服务全覆盖,形成了“专家+课堂培训+现场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的菜单式精准服务模式。
抓帮扶,落实致富项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区农牧局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加入脱贫攻坚队伍中来,先后有5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工作队长、1名工作队副队长、2名工作队员、113名帮扶责任人,活跃在观音堂镇糯米沟村和韩洼村、王家后乡贺村、张湾乡柳林村等3个乡镇10个行政村,与290户贫困户结下了“亲戚”。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静下心来与贫困群众促膝谈心,深入了解家庭现状,找准致贫原因,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项目,与贫困群众讨论研究,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脱贫计划290份。帮扶人员每月入户1次以上,向贫困群众讲解党的扶贫政策,宣传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提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内生动力。积极动员、帮助落实到户增收项目,做好项目的后期技术服务,保证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抓产业,托起致富梦想。“栽植一亩中药材(板蓝根、柴胡等),经验收合格后,财政补助400元,亩净收益1200元以上,加上财政补助资金,一亩中药材年增收1600元以上……”帮助贫困群众算好产业账,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是区农牧局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必做的一项工作。陕州区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地貌基本可分为山区、丘陵和原川3种类型,区内海拔最低308米,最高为1466米,相对高差为1158米。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紧邻三门峡城区的区位优势,非常适合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我们充分挖掘区内优势资源,不断拓宽农业增收途径,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按照“长抓林果药旅游,短抓菜牧菌光伏”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积极落实《陕州区到户增收项目实施办法》,带动了全区特色种养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全区实施到户增收项目80个,总投资1547.7万元;发展中药材3.5万亩,新栽植果树3.2万亩,新建增收大棚500个,发展优质畜禽养殖50万头。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全区7052户23462人增加收入,实现致富梦想。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攻坚利器,坚持“所有工作必须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所有项目必须要与脱贫攻坚挂钩、所有人员必须承担脱贫攻坚任务,全局上下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事、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人”,坚决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