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通过发展茶产业,扩展特色产业链条和影响力;发展商贸旅游业,打造环保惠民工程。
新型产业正在稳步发展,浉河的原有产业也在新时期经历着转型。
茶产业:持续提升,拓宽产业链条
新型产业正在稳步发展,浉河的原有产业也在新时期经历着转型。
在今年6月中旬结束的“2014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评比活动”中,信阳毛尖获得4金3银的好成绩,再一次证明了信阳茶的卓越品质。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浉河区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种茶条件得天独厚,以“五云”、“两潭”、“一寨”为代表的毛尖茶,早在宋朝就被大文豪苏东坡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
茶,这个几乎能代表信阳的名词,几十年来带动了不少地区发展的步伐。
浉河港镇的老茶人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浉河港居民普遍贫困,因多山水、少农田,不少人仅靠砍柴、卖柴为生。推广种茶后,不仅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砍伐树木的人也少了;茶树多了,山也更绿了。
朱华是浉河港人,和哥哥、嫂子共同经营着四望山上100多亩茶树和山脚下的茶厂。“我们家三代种茶、制茶、卖茶,茶叶让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这二十年,销路越来越好了。”
每年三月份,朱华要招募数百名采茶工,上山采摘春茶。夜幕降临,采茶女酣睡时,朱华和家人在茶厂连夜炒制茶叶。浉河港的夜晚很安静也很凉爽,茶扫把刷刷地响着,浓郁的茶香充斥着厂房。
从第一批明前茶出炉起,不断有人专程上山向朱华购买茶叶。品茶、论茶、斗茶,这个时间段的信阳人,总是围绕着一片叶子的滋味,无比真诚地品味、探讨。
懂茶的人品茶,不懂的人也爱茶。在信阳,特别是浉河区,饮茶之风盛行:管他哪里的客人,也不管亲疏远近,来到家里,一定好茶伺候;无论是只在院里下个象棋,还是乘车远行,多数人也爱带上家乡的茶,甚至习惯使用的茶杯。信阳城区内仅专卖茶叶的街道、市场就有近十个。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朱华在浉河区长安路开了一家门面,方便市民购买自家的茶。同一条街上,有数家浉河港老乡开的茶店,他们彼此熟悉、关系友好
因为茶叶在这里真的不难卖。
六月,朱华在市区的店已经不常开了,春茶卖得差不多了,她开始参与到一些茶文化、茶艺茶道培训课中,向茶文化爱好者传授相关知识。九月到十月,新上的秋茶销路也很好,朱华不得不专门为老顾客预留一批茶叶。
近年来,浉河区委、区政府把“茶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着全区茶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浉河区茶产业发展服务局局长张广成告诉记者,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他们从抓茶园生态化开始,严禁毁林种茶,建设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环境、土壤进入良性循环时,便开始抓生产。由龙头企业、加工业主、茶叶专业合作社领头兴建信阳毛尖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组建专业团队负责生产加工经营,通过传承保护信阳毛尖传统制作工艺,严格执行信阳毛尖国家标准,建立信阳毛尖初制加工产业体系。
龙头企业的带动,提升了茶叶生产质量和数量,农户也因此得到实惠。浉河区开始推广“经纪人+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并建立区级茶产业信息平台,及时向茶农、茶企和茶商提供信息,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茶树专业修剪、机械化采茶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为茶农做好服务。
紧接着,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群化,被提上日程。“信阳毛尖”、“信阳红”在全国知名度不断提高。茶,不再局限于一种饮料,还演变成食品、日用品、保健品,茶产业链条也向育苗、综合防治、复合肥、茶叶加工、包装、机械以及成品研发方向延伸。
商贸服务业: 惠及财政更惠民
如果说问茶品茗是信阳人特有的情怀,休闲购物则是市民的日常需求。西亚、和美、大商新玛特、沃尔玛、天润广场、千盛百货、义乌小商品城……遍布于老城区的不同街道。
信阳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副总经理蒋文财告诉记者,从2011年9月大商新玛特在信阳落户,一直处于蒸蒸日上的态势。仅2013年一年,就完成1350亿的销售额。“公司的发展和信阳市、浉河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蒋文财说,“政府在人员、税收、消防等方面给与我们优惠扶持,对于我们反映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也会及时反馈解决。”
“当初企业落户信阳,我们认为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和消费需求。”蒋文财说,“这里地处中部,对外交通便利,市民舍得花钱消费,消费能力相对较强,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浉河区商务局局长张邦林告诉记者,商贸业对浉河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贡献。“仅2013年一年,向区里缴纳50万以上税收的就有150多家。”张邦林说,“未来,浉河区将继续重视商贸业的发展,为商贸企业提供便利条件,着力于建设以茶文化休闲商业、高端旅游接待为主,以商贸业为配套,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商业游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