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超市的食品专区,你不难发现大用鸡肉、永达熟食、谷夫饮品、至真生态鸭肉制品……虽然这些产品种类不同,有生有熟,但是这些商品却出自共同的“娘家”——鹤壁。
更让鹤城人感到骄傲的是,我市的永达食品等不仅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还作为航天食品多次进入太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的主导产业已具规模。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魏小东提出抓住省里实施先进制造业“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我市食品产业集群初步被列为全省20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机遇,加快培育我市食品产业千亿元产业集群。
发展肉制品、面制品两大食品产业集群
10月10日,全市食品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鹤壁市食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4年-2016年)》,提出到2016年全市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争取到2017年突破千亿元。《方案》的出台为我市打造食品产业千亿元产业集群指明了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
“经过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食品产业总量持续快速增长,集群发展态势更趋明显、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骨干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具备打造千亿元食品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10月11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显伦表示,《方案》要求,我市将重点打造肉制品、面制品两大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培育调理快餐和休闲饮品两大食品产业;全力壮大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企业、冷链物流配套企业,增强优质原料基地、食品安全保障两大基础支撑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品牌战略和会展带动,将我市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食品强市。
目前,我市食品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全省6个食品产业集群之一,我市食品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企业格局,食品骨干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截至2013年,全市食品产业企业已达322家,就业人数达4.14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数的22.7%。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92家,资产合计212.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7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98.6%,年均增长30.7%,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14.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24.2%,占全市GDP的15.2%。
“我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围绕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浚县、鹤淇两个食品产业集聚区。”王显伦表示,鹤淇产业集聚区包括以大用、永达、永昌为龙头的食品企业34家,2013年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亿元,占全县工业的58.8%;浚县产业集聚区包括以中鹤、至真、百翼蜂业、谷夫等为龙头的食品企业24家,2013年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1亿元,占全县工业的47.1%。
“我市食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其中,以中鹤、永昌、捷恩家、汉生等为代表的面制品企业由最初的面粉向挂面、馒头、包子、饺子、饼干、面包等方向发展,年生产能力超500万吨;以大用、永达、至真、瑞贝特等为代表的肉制品企业由分割肉向调理肉制品、熟制品、休闲肉制品方向发展,年生产能力超100万吨。”王显伦表示,帮太、谷夫、淇河酒业、河南老窖等一批饮品企业也正在迅速成长壮大。
实施食品产业六大提升工程
9月25日,应市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马里、布隆迪等8个非洲国家的农业部官员与我市食品企业就粮食与食品产业发展安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鹤壁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同时,这里畜牧业基础较好,人均肉、蛋、奶产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省第一。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鹤壁把食品产业确定为特色主导产业,并先后涌现出大用、永达、中鹤、淇花食用油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商务部援外培训河南执行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的裴少峰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为鹤壁市食品骨干企业和非洲各国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提升鹤壁市食品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从国际食品产业发展趋势上看,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高新技术与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生产新技术,并应用于食品产业的各个环节。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加剧,全球食品产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全利用等方向发展。”裴少峰介绍,从国内食品产业发展趋势上看,消费特点由吃饱向吃好、吃营养、吃健康的方向转变,品牌已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首要因素。
“我市食品产业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与省内外食品强市相比,还存在差距。”王显伦表示,我市知名企业还比较少。目前,我市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6家,没有国内500强企业;规模以上食品企业92家,仅占全市食品企业总数的28%。缺乏产业支撑项目,产业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在产业配套体系方面,我市食品工业多集中于加工制造环节,围绕食品工业配套的社会化流通和服务网络尚未形成,食品加工与原料、物流、市场等上下游衔接不够紧密,各环节相互之间存在缺链和脱节。低温冷链物流尚未形成覆盖、网络化布局,不能满足生产企业对产品流通、配送、营销等的需求。
“在抓机遇、谋发展的今天,通过全市食品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我市食品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正在不断寻短板找不足,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发展水平。”王显伦介绍,依据《方案》要求,未来三年,我市将实施以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配套协作、品牌创建、食品安全保障、中小微企业扶持等六大提升工程,促进全市食品产业发展。
在产业集群培育提升方面,重点发展浚县和鹤淇两大食品产业集聚区,通过强化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建立从原料生产、加工制造、物流配送到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使浚县、淇县食品产业成为横向联合、纵向耦合、关联发展的产业集群。
在龙头企业壮大提升方面,培育壮大现有骨干企业,着力招大引强,鼓励企业上大项目,加快培育全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并提高企业间协作方式,同时,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
在产业配套协作提升方面,建立完善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技术研发转化平台,打造中国鹤壁食品交易中心。
在品牌创建提升方面,打造“鹤壁食品”整体品牌,建设中国食品名城,通过展会和论坛提升鹤壁食品产业知名度,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并鼓励企业创品牌。
在食品安全保障提升方面,注重建立企业内部安全体系,建设公共质量安全检测平台,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市”。
在中小微企业扶持提升方面,鼓励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支持原址改建和适度扩建,并给予融资支持鼓励企业新建项目,促进中小微食品企业快速发展。
“到2016年,力争我市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30亿元企业4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我市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争取到2017年突破千亿元。”王显伦信心满满地说。
招大引强 延伸产业链条叫响鹤壁食品品牌
10月11日上午,河南省肉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市成立,大用集团、永达集团联合河南农大等多家单位和高校,结合我市肉禽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各肉禽企业间的联动,共同研讨我市乃至全省肉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进一步推动我市食品产业发展。
位于浚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至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短短6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集调理食品加工、休闲食品加工、冷链配送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年屠宰加工肉鸭能力达7200万只,年产休闲调理食品10万吨,成为我市乃至豫北地区最大的特色肉制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司正在建设中国梦科技园,通过深化食品产业链条,追求高附加值产品。”至真集团副总经理宋永刚介绍,公司将从鸭骨中提取鸭骨素,从鸭血中分离血球蛋白,用于生物制药等方面,预计产品附加值效益提高500倍~800倍。
类似至真集团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我市还有很多,位于鹤淇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飞天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引进自动化制糖设备生产果葡糖浆,为可口可乐公司等世界知名饮料企业供货,叫响了鹤壁知名度;位于淇滨区的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流转3万亩土地建设精品花生种植园,走上一条花生种植、精细管理、集中收获、集中压榨的全产业链条式发展之路……
浚县发改委主任姚永军表示,以打造食品产业千亿元集群为契机,浚县将以提升食品产业整体水平为着力点,推动食品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把浚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食品强县。“我们将紧盯食品产业链项目和配套项目继续推进招商,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和配套项目。另外,我们还将充分利用现有龙头企业和产品优势,不失时机地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加大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借助知名品牌优势尽快做大做强浚县食品产业。”姚永军说。
“我市食品原材料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距郑州国际机场、欧亚铁路仅130公里,距天津港、青岛港500多公里,产品销售可直通海外市场。”浚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建管办主任黄清民介绍,浚县产业集聚区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推动农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传统食品向特色面制品、肉制品、调理快餐食品、休闲饮品转变,拉长产业链条,培育成全国知名的食品产业集群。
王显伦表示,目前,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正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一批扩张意愿强烈的食品企业迅速成长起来,面向全国开拓市场、扩张规模,将掀起新一轮食品企业转移浪潮。我市要抓住当前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良的环境积极对接,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