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截至目前,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超过100家。承接产业转移“一招应多变”、“一举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效果显著,一批基础较差的传统农业县区,通过产业转移迅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兴产业落地,助力传统行业升级
11月1日下午,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重头戏”—航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下称航空港)与中汇华翼(北京)通用航空投资管理中心、中国物流有限公司、加拿大加德投资有限公司、唯品会物流、穆尼飞机、迈科新能源等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入飞机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航空物流等国内外行业领先技术和投资。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中原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从2010年起,工信部与河南省政府已共同主办了四届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签约项目1687个、总投资8530亿元,履约率达87.55%。纵观四届产业转移系列活动的签约项目,我省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6大高成长性制造业。比如今年,郑州航空港与酷派集团合作的智能手机产业园项目、洛宁县政府与苏州阿帕奇电动车公司合作的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等。另一方面,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也成为转移战线重要营地。
河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称,优秀的新项目带动了我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层次和发展后劲。比如,通过引进可口可乐、澳柯玛、厦工等外来龙头企业,漯河的食品深加工集群、民权的制冷产业集群和焦作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等日益壮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在近年来的产业转移活动中,从资本不断向技术、人才延伸。国内各大高校发布的新材料、新能源、煤化工、智能控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等优秀科技成果,与企业无缝对接,极大地加速了产业的提升。
四市地成为承接重镇,产业“新集群”初现
而随着省内各市地的招商力度和精度提高,在省内的产业承接地上,自然形成了产业集群承接项目多的特点。
根据省工信厅历届产业转移数据显示,从转入地看,郑州、洛阳、安阳、周口等4个省辖市承接转移项目226个,签约总额1758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50%;而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52个,总投资2916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82%。
不仅如此,通过近年来的产业转移活动,我省“无中生有”地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一点”(郑州市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线”(鹤壁市、漯河市、信阳市)、“一圈”(商丘市、开封市、洛阳市、南阳市)集群发展的格局。信阳、周口等则通过系列活动,“无中生有”地形成了家具制造、制鞋、陶瓷等产业。
产业集群不仅吸引投资,在完善产业体系方面也功不可没。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称,通过产业转移,我省的多个产业体系也得以完善:大型精密数控机床、数控千斤顶、超高压电缆、玉米收获机、激光切割机、医疗器械、环保设备、高铁配件、高强度液压缸、井下救生舱、非晶合金变压器、垃圾发电设备、电子仪器、食品机械等签约项目大大拓展了装备制造业门类;各类电动汽车、罐式专用车、搅拌车、自卸车等重型运输机械、品种数量繁多的汽车零部件拓展了汽车整车类型,完善了汽车工业省内配套体系等。
数据显示,全省各类产业集聚区作为开放型经济主阵地,其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