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柘城县依托传统的金刚石微粉生产优势,大力扶持培育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得以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了全国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加工基地。
目前,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已拥有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企业59家,金刚石年产量达15亿克拉,微粉47亿克拉,金刚石制品1000余万件。其中金刚石微粉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50%,金刚石制品达到7大类140多个品种。2013年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5亿元,2014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
“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2013年9月,集聚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商丘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如今,柘城“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这张名片越来越响。
规划引领保障基础内力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规划准,发展的路子就会走顺畅。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积极引智借力,通过举办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清华大学、郑州大学、郑州“三磨”所、河南工业大学等院所专家学者参加发展规划方案讨论、论证,精心编制了《柘城县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制订了产业链建设方案,确立了以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为主导集聚发展的路子。
路子选定以后,他们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园区。在培育壮大河南力量新材料有限公司、柘城惠丰钻石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万克钻石工具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引进外地先进的金刚石制品企业入驻,引导县域内的金刚石企业入园发展,共享公共设施和服务,实现企业集中发展。
积极组建了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协会,加强企业之间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组织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活动,促进了柘城县金刚石企业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龙头带动壮大集群合力
集聚区通过不断实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培育了力量新材料、惠丰钻石科技等一批具有知名品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
围绕龙头企业,集聚区积极延链、补链,推进产业链向上下游的碳棒生产、人造金刚石、钻石饰品发展。经过5年的发展,集聚区现已形成了“原辅材料—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金刚石制品”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了金刚石制品从无到有,由中低端磨料磨具向汽车缸体研磨、高铁轨道研磨、航空航天材料、石油钻头等高端产品发展,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生产,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重要节点,集聚区补充配套企业,提高产业集群水平。新引进的鑫源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金刚石超硬材料制品的企业,生产的蓝宝石研磨盘等居国内先进水平;力量新材料公司的大颗粒功能性金刚石单晶生产项目,是国内熟练掌握粗颗粒大单晶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万克钻石工具集团通过新上金刚石微粉分选生产设备,大大提升了柘城县金刚石微粉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
壮大龙头企业、做强产业链条、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得以更加壮大。
创新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唯有不懈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处于不败之地,对于集聚区来说,“创新”二字同样适用。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把创新当做永不松懈的课题来抓。
他们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设立了2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加强科技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目前,产业集聚区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集聚区与河南工业大学、郑州“三磨”所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郑州“三磨”所签订了《金刚石产业委托招商引资协议》和《金刚石产业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目前,集聚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工程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微纳米金刚石粉体材料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发基地各1处。具备了集新产品研发、专利成果转化、金刚石微粉及制品检验检测于一体的能力。
集聚区十分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他们以政府为主导,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引进了一批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同时,开办金刚石微粉及其制品加工技术专业培训班,加强技术员工在职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创新,为集聚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扩大柘城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做响柘城国家级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柘城县委书记、县长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