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样本园区
2002年,报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支持的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开始建设,并创造性地采取“多校一园、共同发展”的建园模式,由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由其具体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及企业孵化工作。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初衷,就是要依托高校的科研、人才、实验设备优势和郑州高新区的政策、环境、服务、资金等优势,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平台。通过促进省内高校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将高校知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创新资源有效导入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成为培育知识经济新形态。
2004年12月,河南省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6年12月,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8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为“实施火炬计划先进集体”。
三项高规格的认定,是对大学科技园在知识经济发展上取得成绩的最好证明。眼下,入驻科技型企业234家,产业化项目289个,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成为河南发展知识经济的典型样本园区。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模式
聚焦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型产业是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发展知识经济的特色。而这其中,创设符合培育知识经济形态特色的服务模式就成为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一大亮点。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介绍:“搭建知识创业的平台与创新服务体系,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国家大学科技园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孵化器发展的要求和思路,按照“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模式,让知识科技创业项目及企业获得了“一条龙”式的服务。
刘华介绍,这3个载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为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形成了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孵化服务链。
不仅如此,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还创造性地带来了知识经济的生态效应与倍增效应。
所谓生态效应,就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知识经济模式,外溢到整个高新区,区内各个园区也搭建了相似的服务链发展业态。而倍增效应,则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实施了知识经济圈建设规划,通过搭建科技楼宇的平台,扩大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规模,实现知识经济体量的成倍扩大。
据介绍,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除在郑州高新区建设了占地面积约526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的园区之外,又在位于郑州市西三环与东风路交会处,建设了占地面积103.3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09.8万平方米的新的园区。
目前,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和东区内,已入驻企业59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