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为我省全面实施国家三大战略规划的重要抓手,近日,我省正式认定10家产业集聚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次扩大了产业集聚区对全省经济的助推效应与作用。从建设至今,我省各类产业的活力通过集聚得到不断释放,而面对新常态下的压力与机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分化也在不断加深。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的开放,无疑对下一步产业集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将为更多产业集聚区提供借鉴方向与发展转型目标。
十产业集聚区变身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年伊始,产业集聚区势头更猛。
近日,我省正式认定包括永城、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在内的10家产业集聚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欲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起到窗口、示范作用,并辐射和带动周边经济产业发展。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能简单说是产业集聚区的升级,但只有产业集聚获得良好效果,才有可能获得认定。”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介绍,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不仅在产业升级和扩大招商引资上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产业聚集发展向国家级迈进的台阶。但随着我省越来越多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量开始减少,长此以往,国家级技术开发区后备资源将不足。而作为我省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代表,产业集聚区正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良好载体。
据了解,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认定,条件较为严苛。除了考察整体发展外,对于工业值、土地税收、进出口额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用这种多元的方式来进行认定考核,更多是看重产业的多元优化程度以及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德创咨询分析师魏先生称,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各项审批上拥有一定的主动权,且在承接产业转移和重大项目立项方面也更容易获得省内的支持,而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获得财政贴息,这都是各家产业集聚区所看重的内容。但想要获得,则必须挖掘自身的高新价值和产业结构优势,这也是以一种类似于倒逼的方式来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升级调整,对各方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速产业集聚拉伸优化
事实上,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省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的发展,就呈现出一股快速前进的良好势头,并成为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境内外资金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尤其是部分基础条件较好,主导产业清晰的产业集聚区,其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具备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条件。
据统计,仅2014年前三个季度,我省产业集聚区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完成投资95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23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3%,每1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有25个进入产业集聚区就业,成为城镇化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阵地。而此次获得认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在新型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备不少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认定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非皆属于排名靠前的产业集聚区。2013年的10强产业集聚区中,多数并未进入名单。“这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做得不好,而是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和特点所决定的。但产业集聚区的分化还是开始出现了。”魏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产业集聚区出现主导产业同质性强、区域恶性竞争的情况,同时一些产业集聚区过分重视大体格企业,导致产业链发展偏低,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远未完成。“我省工业发展之前主要依靠资源型和重工业,在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的现下,部分产业集聚区出现了转型乏力、创新能力弱的情况,而为保证经济指标,对于新型产业和小企业关注不足,浪费了不少资源。”
正因此,在此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认定中,内容更多偏重于具备市场竞争力、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对于之前的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进行了一定的增减,并要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项目用地报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以产业用地为主,严禁房地产开发。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储备资源,将产业集聚区纳入经济技术开发区范畴,不仅显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增加了体制机制活力。”魏先生认为,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多元化格局显现,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加剧,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认定,从方向和内容上,都为产业集聚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即拉升优化产业链条,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这对全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十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链接
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
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济源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陟经济技术开发区
沁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阳新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颍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